-
梁宏中(广东财经大学).“破五唯”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优化——外部性理论的视阈[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4期
-
徐晓丽,于春,陈跃(南京农业大学).高校毕业生职业社会支持与求职行为的关系——生涯适应力的中介作用[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4期
-
李安萍1,王亮2(常州大学;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思考——以研究生招生取向的转变为切入点[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4期
-
王华君,夏涛(安徽农业大学).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思考——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4期
-
严瑾,卢勇(南京农业大学).高校非遗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观察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4期
-
罗瑞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回归与重构:中国本土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4期
-
罗泽意,周完妹(湘潭大学).知识深度如何影响高校知识创新绩效?[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4期
-
薛松,刘天琳,刘真真(山东农业大学).新农科视阈下地方农业高校“双创”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4期
-
郝珂雨(吉林大学).中国高校实施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型的理论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4期
-
嵇景涛,袁玉龙,李义勇,谢胜利(山东农业大学).农林院校在线教学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4期
-
张伟(东北农业大学).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校智慧农业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3期
-
王平祥(华中农业大学).以发展战略规划引领一流大学建设探析 ——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3期
-
郭晓丽,张源清,何云峰(山西农业大学).困境与破解:“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的学科生态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3期
-
朱鹏,郑军,孙晓婷(山东农业大学).系统视域下公费农科生履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3期
-
刘坤,何慧丽(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回嵌”乡土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3期
-
李俊龙,单姗(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及其与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3期
-
陈玉林,赵长江,谢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农林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3期
-
高志红,韩健,赵瑞,丁云斐(南京农业大学).“品梅”实践中探索涉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以南京农业大学“果品鉴评与文化”课程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3期
-
韩楚煜,刘晓光(南京农业大学).美国政产学合作平台的管理机制研究及启示 ——基于I/UCRC、ERC、GUIRR、STC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3期
-
吴普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高校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3期
-
王兰珍,高宝,凌伟博,冯艺佳(北京林业大学).全流程标准化研究生招生信息系统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3期
-
吴德(四川农业大学).构建知农爱农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聚力防返贫促振兴[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3期
-
付芝宁,李永刚(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躬耕百年传薪火,实践育人谱新篇 ——评《农科院校“实践育人”的特色化探索之路》[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3期
-
陈平(南京林业大学).“广谱创业教育”融合“精准创业帮扶”: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2期
-
吕叙杰,李大鹏,肖湘平,青平(华中农业大学).新农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意、进展与策略[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2期
-
杨龙,代媛,胡少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新学习模式探索与应对[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2期
-
穆军全,张芸嘉,王家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动员逻辑 ——以校地协同“三团一队”模式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2期
-
刘志斌,肖伟华(南京农业大学).从“出口困境”看新农科理念下农林高校学生的特质培养[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2期
-
田雄(陕西师范大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研究 ——以“社会学概论”课程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