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钱芳(南昌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地方性知识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场域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10期
  • 刘冬冬,姚昊(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外补习对初中学生不同学科成绩的影响研究——基于CEPS(2013-2014)实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10期
  • 李东斌,邵竹君(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10期
  • 杜静1,2,常海洋2(河南大学研究生工作部;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专业发展模型建构与因素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10期
  • 李升,方卓(北京工业大学).社会转型背景下乡村教师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兼论乡村社会建设中的教育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10期
  • 张红峰(澳门理工学院).基于创新核心素养的高校学习成果分类框架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10期
  • 袁同成,潘海飞(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场景变迁与政治社会化——异地班维族学生国家认同建构成效及机理的回溯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10期
  • 魏戈1,王倩2(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师专业工作中的两难空间及其突围——以高中语文“专题学习”试验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10期
  • 王江璐1,刘鑫桥2(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民办教育的经费拉动效应研究——兼谈对完善省级统筹机制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10期
  • 吕晓娟1,冯佳佳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台湾偏乡教师支持政策述评[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10期
  • 李美荣(南昌市百花洲小学).促进随迁子女融入的“四共”合作教育机制的建构与实施[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10期
  • 徐兆佳1,熊华生2,刘永存2,蔡进1,杨鹤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信息技术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我国教育理论学术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基于《教育学术月刊》10年文献数据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10期
  • 冉源懋1,李忠毅2(贵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民办营利性幼儿园的社会期待及制度规约[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9期
  • 刘海兰1,马海泉,肖冰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耦合机制研究——以广东省D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9期
  • 郭文革(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媒介技术:一种“长时段”的教育史研究框架[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9期
  • 张文玉1,蒋承2(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区分社会资本存量与使用量的实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9期
  • 潘希武(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整体依据与方向[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9期
  • 燕玉霞(南昌师范学院).高校贫困生职业价值观特点的质性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9期
  • 刘进1,张露瑶2(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流动轨迹研究——基于UNESCO(2006-2015)数据[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9期
  • 刘猛(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高等职业教育何以“职冷高热”[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9期
  • 刘子瑜,李晨英(中国农业大学情报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教育研究图景(2014—2017)——学者、机构、文献与主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9期
  • 艾莉丝·本戴维—哈德1,郦莉2,陈天宇3(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外交学院英语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以色列与中国的比较[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9期
  • 史三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法律事务办公室).高校信访法治化路径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9期
  • 黄以明(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五环教学: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9期
  • 楚红丽,谢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实习生教师信念建构与“非正式”组织社会化影响[J].教育学术月刊,2018,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