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1,陈朝晖1,2,李卓然1,宋振杰3,袁志伟3,武斌3,焦强3,王志民3(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马里亚纳海沟万米级水文观测研究[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赵军1,2,3,高山1,2,3,4,王凡1,2,3,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基于四维变分同化方法的南海中尺度涡后报实验[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代秋亭1,刘子洲1,刘聪2,翟方国1,顾艳镇1,李元杰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75839部队).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机制分析[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杨佳丽1,2,冯泽中1,3,牛建峰1,4,5,顾文辉1,4,5,何帮翔1,2,刘雪华1,2,邵之卓1,2,郑阵兵1,4,5,王旭雷1,4,5,王广策1,4,5(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低盐、高温诱导的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病烂机制研究[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李碧瀚1,2,于洋1,刘桂嘉1,罗正1,2,李富花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三代测序技术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通量候选基因关联分析方法的建立[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刘静雯,吴书燕,马亚瑞,张恩权,李桂玲,李健(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活性物质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抗氧化性能研究[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何渊,杨娟娟,沈颂东(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浒苔光照和盐度胁迫响应基因UpMYB44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孙凡1,2,3,于非1,2,3,4,5,司广成1,2,3,王建丰1,2,3,唐瑛1,2,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中国科学院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台风过境对黄海冷水团及其环流结构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孙东洋1,2,刘辉1,张纪红2,孙利元3,王清1,赵建民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大学;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海洋牧场岩礁性生物图像分类[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徐小杰1,2,3,4,王学颖1,2,3,周莉1,2,3,4,刘清华1,2,3,李军1,2,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卵子发生及妊娠过程中雌激素、芳香化酶及其受体的变化规律[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李云凯1,2,3,4,冯丹1,高小迪1,陈新军1,贡艺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太平洋赤道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和茎柔鱼(Dosidicus gigas)的食性比较研究[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刘雨1,2,3,4,徐康2,3,5,王卫强2,3,5,谢强1,6,7,王玉国8(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汪蓝海洋技术研究院(珠海)有限公司).印度洋上层经向翻转环流的冬夏季节对比[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董正1,曾启繁1,2,刘亮洁1,王师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栉孔扇贝Smad 基因家族的表达特征和对鳗弧菌侵染的免疫应答分析[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王静1,2,3,王毅超1,2,3,4,王洪淑1,2,3,刘峰1,2,3,陈楠生1,2,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我国新记录绿潮物种Ulva laetevirens 的比较叶绿体基因组学研究[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林立东1,吴明江2(温州市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聚类及简化基因组联合分析的浙江洞头栽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品系筛选研究[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胡凌威1,2,孙长森2,3,董迎辉1,2,林志华2,3(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心率Arrhenius 拐点温度(ABT)及其与生长性状相关和通径分析[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黄天晴1,史秀兰1,王炳谦1,邹作宇2,谷伟1,刘恩慧1,程琳1,刘洋1,董福霖1,潘赞宇1,徐革锋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微管蛋白β-Tubulin 在二、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表达与定位分析[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李永祺,张鑫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对海洋生态学和生物海洋学的浅析[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陈子越1,武孝慈1,陆化杰1,2,3,4,5,刘凯1,任品1,宁欣1,陈新军1,2,3,4,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南海西沙群岛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角质颚微结构及生长特性研究[J].海洋与湖沼,2021,第5期
-
严小军1,2,祁鹏志1,2,郭宝英1,2,李继姬1,2(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Nrf2参与水生动物氧化应激调控的研究进展[J].海洋与湖沼,2021,第4期
-
陆化杰1,宁欣1,刘维2,张羽翔2,陈子越1,陈新军1,3,4,5,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不同气候条件下南海西沙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渔业生物学比较研究[J].海洋与湖沼,2021,第4期
-
吕赫1,2,3,张少峰4,宋德海1,3,鲍献文1,2,3(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围填海累积效应对钦州湾水动力环境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21,第4期
-
程懿麒1,张俊波1,2,3,4,5,汪金涛1,2,3,4,5,雷林1,2,3,4,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基于神经网络的印度洋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关系研究[J].海洋与湖沼,2021,第4期
-
李旋1,2,3,冯艳微4,袁波1,2,3,姜绪3,何金霞3,刘相全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鲁东大学农学院).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WNT4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与性腺发育相关性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2021,第4期
-
陈华谱1,黄春仁2,何睿祺1,戴明姝1,张明真1,李智渊1,黄海3,李广丽1(广东省名特优鱼类生殖调控与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工程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密斑刺鲀(Diodon hystrix)gnr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海洋与湖沼,2021,第4期
-
吴含,肖逸林,柴光俊,宋倩倩,李志勇(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变异轴孔珊瑚(Acropora valida)对酸化高温胁迫的转录组水平反应及恢复潜力分析[J].海洋与湖沼,2021,第4期
-
李淑君1,2,崔志松2,包木太1,栾晓3,李颖超2,郑立2(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土壤微生物在富集传代培养中对菲的响应[J].海洋与湖沼,2021,第4期
-
陈娟,乔梦甜,曹安州,宋金宝(浙江大学海洋学院).风生近惯性能通量和地形粗糙度对海洋内部混合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