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小陆,赵娟(西安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教育中文化自觉培养的诉求与应对[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薛婷婷1,毛浩然2(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外国语学院;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外视觉修辞研究二十年:焦点与展望[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焦小婷(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又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托尼·莫里森的新作《天佑孩童》解读[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周淑莉1,陈莉萍2(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笔试与口试成绩共时关联性研究——基于测试使用论证理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徐玲(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试论英汉不可数名词的认知识解[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郭淑青1,仇晓春2(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实验基地;西安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英语慕课教学设计质量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闫如武(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的语料库研究范式评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陈洁(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古典诗歌英译模糊性审美维度的认知——以《红楼梦》诗歌英译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赵娜(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他者、流亡与困顿:论《微光世界的继承者》中犹太知识分子的困境[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魏梅(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中国英文报刊中本土化英语的国际可理解度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淡晓红1,何伟2(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新“被”字结构之功能视角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袁丽梅(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诗歌语境中的Burton Watson中国古诗英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陈泽华(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大宅院》: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主题构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熊淑慧(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中美大学生网络远程合作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语言特点的影响[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杜青钢1,勒克莱齐奥,许钧2,3(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语言、写作与创造——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谈语言与文学创作[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原玉薇(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性思想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金镜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汉日词性认定之刍议——以动词与名词为中心[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李文竞(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事件指代中相对位置关系的拓扑解释[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陆月华1,梅德明2(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上海外国语大学海外合作学院).专名与描述语的语言哲学考察和语用选择[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3期
-
李炯英1,刘鹏辉2(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英语组).中国本科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2期
-
杜玉生,郝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复杂性与翻译理论多元共生——翻译研究中的新思维范式[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2期
-
岳峰1,余俊英2(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闽江学院外语系).理雅各翻译中国古经的宗教融合倾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2期
-
焦丹(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基于SWOT分析法的口译教学动态模式构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2期
-
冯薇1,王立非2(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学英语学院).新媒体英文网络语言特征及其教学价值新探[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2期
-
薛琳,潘猛,官群(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学生英语句法启动效应:来自及物和与格的证据[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2期
-
周福娟(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英语词汇研究的发展与演变[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2期
-
李书卿,张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汉虚拟运动表达及概念整合理论下的解读[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2期
-
崔璇,卢卫中(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网”隐喻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