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海峰,赵凯(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蒋南翔在高等教育部的作为与思想[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刘国瑞,赵志博(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5期
  • 文雯,吴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以“西方”作为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知识论维度和方法论立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秦树泽(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育公平视域下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审视 ——兼评《家庭教育促进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俞国良1,邵蕾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认知与评价:多主体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张铭雨1,李中清2,梁晨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民国时期大学生的社会阶层来源:基于量化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秦惠民1,杜颖杰2(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监狱学学院).如何认识和界定学校教育中的体罚——基于对日本禁止体罚立法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刘映海1,宋伟嘉2(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太原师范学院).校园欺凌防治政策研究: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姚荣(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校自主办学与行政监管的双重约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吴亮(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西方国家教育惩戒权的法律规制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刘骥,张晋,李延平(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学业评价对教育舆情的隐性影响——基于美国民意态度的审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向芯,滕珺,余旻,楼菁菁,江竹君,周佳欣,龚凡舒(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韦恩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美国;毕洛伊特大学教育与青年研究系美国).中国农村教育国际学术话语重塑的困境与机遇 ——基于顶级英语学术期刊的内容分析(1978-2022)[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王晖(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教育的世俗化转向:洛克“白板说”的教育意蕴及当代审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袁梅,马圆圆(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留学生教育数字化转型:国际进程与中国方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余潇潇1,徐冉1,赵泽群2(清华大学学生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本科生学情的发展趋势——基于清华大学本科生抽样调查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王贤娴1,眭依凡2(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薪酬特征、策略与影响因素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清华大学“国际中文学习与测试”课题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水平汉语能力测试探索——清华中文能力水平测试(CLPT)研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4期
  • 林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培养造就国家重大战略急需的卓越工程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张茂聪,吕晓敏,杜文静(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校外培训治理的政策工具选择及其优化——基于20个省级“双减”政策文本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周晔,徐好好,刘菊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乡村的”教师:乡村教师身份的公共属性及其责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王晨,景珊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道德想象力、正当理性与秩序:拉塞尔·柯克自由教育思想释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杨九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从烟草之乡到科技高地:北卡三角研究园发展中大学的角色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吕光洙1,朴雪涛2,周楠2(惠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日本东京大学跨学科教育:生成动因、模式建构与运行机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宋晔,刘博文(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道德想象力与事前责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刘超1,代玉2(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论知识生产“举国体制”的兴起——国家、竞争与“计划科学”的演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咸佩心1,王兆义2(深圳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为什么不追求“升格”?[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王燕妮1,2,张斌贤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高等教育中教学空间的创建:以美国教学医院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周娜1,李辉2(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大学教学数字化:离心型与向心型模式比较——以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和丹麦奥伦堡大学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李兴洲1,徐莉2,姬冰澌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未来发展新趋势:迈向新人文主义的终身教育——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瞻性教育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