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紫潇(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基本功能与实现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杨海丽(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商贸流通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 ——基于长江经济带11 省市数据的验证[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余卫国(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出场逻辑[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黄麟斐(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和经济学的历史渊源、理论对话与中国思考[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袁宪泼(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阳明后学“游艺”演变及其文艺思想的形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赵渭绒(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跨界与融通:数字人文背景下比较文学的学科困境及应对策略[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康宇(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明末儒学工夫论的转向及意义[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黄美笛,王浩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时代粉丝社群中的规训逻辑 ——基于YJT 粉丝后援会和粉丝的交往互动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郭劲光,宋宸(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络舆情传播波动性与舆情控制策略 ——基于GARCH 和灰色Verhulst 方法[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晓秋,李雪倩(重庆大学法学院).民法典时代电商平台专利恶意投诉之规制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刘军,邹月辉(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区域协调战略下长三角地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遐见(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建构逻辑[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杨嵘均(石河子大学).唯物史观视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性[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国棉(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明代五台山寺田及其控制权的争夺[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杨解君1,刘青2(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会治理的法治短板及其补齐 ——以社会“治疫”为例的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陈晓峰(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考察[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陈丹,梅景辉(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文化逻辑[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张冬,郭娜娜(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和构建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青,刘亚男(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长三角六大都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距及动态演进[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林聚任1,陶金钰1,2(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社区研究的本土化之路与中国特色社区建设的实践创新[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张晓庆(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先秦儒家道德人格思想的教化意蕴[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罗长青(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当代文学整体评价视域下的剧本杀现象考察[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杨四平1,2,王祎灵1(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 世纪20 年代“新诗集”序跋中的新诗本体观[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卢国琪,卢磊磊(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个伟大”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刘健(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长三角一体化助力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基于长三角扩容的准自然实验[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柳正权,牛鹏(武汉大学法学院).境外仲裁机构内地仲裁的晚近发展、存在问题与展望[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刘飞1,卢楠1,2(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转型社会中流动人口的社会比较倾向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李美莹1,2,吴光辉3(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与教育学院;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厦门大学外文学院).人与世界相遇的方式:语言哲学观照下的跨文化交际[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张彭松,袁玖林(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生态伦理超越“现代性”道德话语的幸福之路[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