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建超1,李长安1,吴中海2,林旭3,李亚伟1,郭汝军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江汉盆地周缘主要河流沉积物碎屑磷灰石的微量元素特征及其物源判别指标分析[J].地球学报,2021,第5期
-
崔新宇1,2,施立志1,张永生1,张晓凯3,汪彪1,2,罗立艳1(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物探处2150地震队).内蒙古西乌旗地区下二叠统寿山沟组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以MXD1井为例[J].地球学报,2021,第5期
-
张立军.封面故事[J].地球学报,2021,第5期
-
章程,汪进良,肖琼,郭永丽,苗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潮田河水溶解无机碳昼夜变化与通量[J].地球学报,2021,第4期
-
蒋超,李社宏,付嵩,谢卓麟,廖红为(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大瑶山西北地区构造分形与成矿预测[J].地球学报,2021,第4期
-
董金元,罗全星,李新男,李传友,杨会丽,任光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景山断裂带晚第四纪左旋走滑运动速率确定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地球学报,2021,第4期
-
刘汉粮,张必敏,王学求,孙彬彬,张振海,刘东盛(自然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穿透性地球化学在干旱戈壁荒漠覆盖区的应用 ——甘肃花牛山铅锌矿试验实例[J].地球学报,2021,第4期
-
田树刚1,范嘉松2,施立志3,汪彪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内蒙古、河北交界区中二叠世三面井期岛弧型陆缘环境[J].地球学报,2021,第4期
-
黄孔文,郭敏,汤珂,林杰春,胡启锋,王邱春(广东省地质调查院).粤北黄岗镇侧塘早志留世具似大陆弧特征S 型花岗岩成因及地质意义[J].地球学报,2021,第4期
-
李随民1,焦雪红1,郝花金2,韩腾飞3,孙志伟3,李宾3,李紫烨4,邢欢4,韩玉丑3(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研究中心;河北省地质调查院;河北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张家口北部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区域剥蚀程度分析[J].地球学报,2021,第4期
-
白悦悦1,吕庆田1,刘招君2,Simon C GEORGE3,孙平昌1,孟庆涛2,谢文泉4,宋青磊2,王君贤2,徐川2(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麦考瑞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含煤层段沉积有机相分析[J].地球学报,2021,第4期
-
刘晓,袁继海,孙东阳,樊兴涛,詹秀春(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便携式锂钾分析仪在钾盐资源现场勘查中的应用[J].地球学报,2021,第4期
-
赵希涛1,杨艳2,贾丽云3,胡道功3,李维东2,4,张耀玲3,林旭5(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论晚期共和古湖时代、演化过程及其与地壳运动和黄河发育的关系[J].地球学报,2021,第4期
-
刘广虎1,2,3,温明明4,邓丽婷5,崔浩楠2,贾永永6,程思海4,曹珺4,李超2(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防灾科技学院;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河北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加标/顶空平衡法测定实验水中甲烷亨利常数[J].地球学报,2021,第4期
-
吕文凯1,2,周金星1,2,万龙1,2,关颖慧1,2,刘玉国3,肖桂英4,丁玉雄4,刘发万5(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建水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建水县林业技术推广所;建水县国有林场).滇东岩溶断陷盆地水资源脆弱性评价[J].地球学报,2021,第3期
-
张华1,王波1,王宇2,张贵1,何绕生1,代旭升1,康晓波1,蓝芙宁3(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云南泸西岩溶断陷盆地水循环系统及水资源循环利用方案[J].地球学报,2021,第3期
-
王波1,王宇2,张贵1,张华1,代旭升1,康晓波1(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省地质调查局).滇东南泸江流域岩溶地下水质量及污染影响因素研究[J].地球学报,2021,第3期
-
李丹1,2,庄义琳3,吴秀芹1,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气候情景的岩溶断陷盆地2020—2050年植被动态变化模拟预测[J].地球学报,2021,第3期
-
王庆贺1,2,赵志猛3,沈有信1,2(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云南石林喀斯特露石径流输出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地球学报,2021,第3期
-
李亚锦1,郑景明1,王根柱2,周金星2,刘玉国3,哈文秀4(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云南建水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防治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整治修复中心).喀斯特区天然林不同演替阶段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云南大黑山为例[J].地球学报,2021,第3期
-
刘长礼,王秀艳,赵悦文,王帅伟,李宏钊,邸贺,孙伟超(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一种岩溶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源径标值评价方法[J].地球学报,2021,第3期
-
李强(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断陷盆地土壤细菌和真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地球学报,2021,第3期
-
柯静1,邓艳1,岳祥飞1,梁锦桃1,2,李旭尧1,2,曹建华1,吴松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典型岩溶断陷盆地溶蚀速率对海拔高度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J].地球学报,2021,第3期
-
刘鹏1,2,3,蒋忠诚2,3,李衍青2,3,蓝芙宁2,3,于洋4,黄映霞5(广西大学林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岩溶断陷盆地高原面洼地不同坡位土壤抗蚀性研究[J].地球学报,2021,第3期
-
张鑫彤,吴秀芹(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建水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基于CASA模型的2005—2019年云南断陷盆地NPP时空变化研究[J].地球学报,2021,第3期
-
肖林颖1,2,3,吴秀芹1,2,3,周金星1,2,3,肖桂英4(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建水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云南省建水县林业技术推广所).岩溶断陷盆地典型县域石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评价 ——以云南建水县为例[J].地球学报,2021,第3期
-
张贵,张华,王波,张文鋆,高瑜,何绕生,周翠琼,彭淑惠(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滇东岩溶高原矿泉水类型及地质控制[J].地球学报,2021,第3期
-
赵一1,李衍青1,李军1,2,刘鹏1,蓝芙宁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滇东断陷盆地南洞岩溶地下水系统地下河水文动态特征与资源量评价[J].地球学报,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