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雷雷1,2,张钱城2,韩宾2(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泡沫铝填充金属波纹夹芯梁弯曲破坏模式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徐仰涛1,2,3,刘志健1,2,王超1,3(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大面积EBSD方法对电解镍板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陈长玖1,许锐1,张金勇1,张平1,何业增1,沈宝龙1,2(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Ti20Zr20Hf20Cu20Be20高熵非晶合金应力弛豫行为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于以标1,2,陈乐平1,2,徐勇1,2,袁源平1,2(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南昌航空大学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060-T8E30铝锂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王亚东1,刘翠荣1,马立峰2,李强3,李玉贵1,桂海莲1(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技术中心).AZ31B镁合金矫直过程中热力耦合模型下中性层偏移规律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曹将栋1,2,姜伯晨1,曹雪玉1,夏雨乐1,黄健1,姚达1(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与信息学院;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镍基高温合金GH202高温氧化后的微观组织演变[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史双喜1,樊凯2,杨胜2,张晓泳1,周科朝1(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金天钛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轴和片层组织Ti-55511合金热轧及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陈海波1,2,郑精武1,付永成1,刘友好3,衣晓飞3,陈静武3,乔梁1,黄秀莲3,应耀1,蔡伟1,李旺昌1,余靓1(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磁电功能材料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烧结NdFeB表面铜-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李刚1,2,于中民1,温影1,蔡畅2,魏巍2,卢伟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营口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激光烧结制备CrFeNiAlSiCux(x=0,0.2,0.4,0.6,0.8,1.0,1.2)多孔高熵合金组织与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张利冲,许文勇,李周,郑亮,张强,张国庆(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高温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采用动态图像分析技术对高温合金粉末形状定量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刘安晋1,2,王琳1,2,程兴旺1,2,熊志平1,2,宁子轩1,2(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冲击环境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高钨合金钢热变形行为与加工图[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彭海健1,胡捷2(东华理工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金属复材技术有限公司).钛铝复合板热加工图及热轧实验[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顾涛1,2,张帅鑫1,赵宇宏1,付东兴2,张志彬3,刘建华4,侯华1(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粉末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压时效处理对Cu-51.15W-0.24C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孙前程1,姚青荣1,龙乾新1,黄伟超2,邓健秋1,王江1,饶光辉1,周怀营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稀土(广西)金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晶界添加Ho63.3Fe36.7对NdFeB再生磁体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侯继军,董俊慧,许爱平(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TC4钛合金活性激光焊焊缝成形及组织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甘春雷1,2,陈志伟1,3,2,黎小辉1,2,周楠1,2,钱健清3,郑开宏1,2,李继林1,2(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广东省金属强韧化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V含量对等原子比NiTi形状记忆合金微观组织、相变行为和显微硬度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杨露,熊计,郭智兴,刘俊波,苟青山,李相荣(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不同碳/氮比的Ti(Cx,N1-x)基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与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徐洋1,柯黎明1,2,毛育青2,陈宜2(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航空大学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转速对铝/镁搅拌摩擦焊接头金属间化合物及低熔点共晶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2期
-
师慧娜1,贺俊光1,2,3,文九巴1,2,3,李欢1,田培梧1(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协同创新中心;有色金属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添加Zn、Zr、Dy元素对生物镁合金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1期
-
刘明1,李军2,张延晓3,薛玉娜4(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锡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腐蚀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1期
-
张迈1,2,张辉3,赵云松2,刘培元3,郭媛媛2,王海文2,崔丽丽2,杨功2,姚志浩1(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高温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备部航空军事代表局驻北京地区航空军事代表室).镍基铸造高温合金低周疲劳研究进展:影响因素、变形机理及寿命预测[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1期
-
李全,金朝阳(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物理基本构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AZ80镁合金高温流动应力的比较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1期
-
高鑫1,武会宾2,刘明3,张元祥4,高峰5,周向东6,吴银杏6(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轧制技术与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多道次轧制不同变形量对铜镍合金管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1期
-
邹林池1,2,程佳乐3,王文龙3,王晨3,汪炳叔3,陈俊锋3,2(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省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不同时效态7050铝合金时效成形中析出相对应力松弛行为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1期
-
宋若康1,张琳2(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CrMn0.3FeVCu0.06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抗辐照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1期
-
冯力1,2,王军1,王贵平1,马凯1,安国升1,2,李文生1,2(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冷喷涂辅助原位合成FeCoxCrAlCu高熵合金涂层组织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1期
-
吴小军,刘明强,张兆甫,谢栋,郭春园(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RMI法制备穿刺C/C-SiC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及烧蚀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1期
-
曾聪1,何文1,2,梁炳亮1,陈卫华1,欧阳晟1,2,艾云龙1,张建军1(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昌航空大学分析测试中心).AlCrCuFeNbxNiTi高熵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1期
-
吴晓东1,王联进1,王忠英2,陈雪琴1,王双1(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钢铁研究总院淮安有限公司).镧和铈对Fe25Cr5Al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1期
-
杨海峰1,2,赵洪运1,2,许欣欣2,孙广达1,2,周利1,2,赵慧慧3,刘会杰1(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2A14-T4铝合金T形接头静轴肩搅拌摩擦焊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