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博1,董瑞海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都柏林大学计算机学院).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赋能教育智能发展 * ——人工智能科学家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9期
-
翟雪松1,许家奇1,王永固2(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线教育中的学习情感计算研究 *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9期
-
荆思凤1,2,刘希未1,2,宫晓燕1,2,赵红霞1(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智慧教育研究所).人工智能时代人力资本新需求与教育变革的关系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9期
-
杜华1,顾小清2(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人工智能促进知识理解:以概念转变为目标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9期
-
刘淑君1,李艳2,何跃伟3,王婧婧3(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智能作文反馈能提升中学写作教学效果吗?[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9期
-
权国龙(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体赋能:智能学习的多感官体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9期
-
胡艺龄,赵梓宏,文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智能时代下教育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模式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9期
-
蔡慧英1,董海霞1,陈旭2,顾小清3(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如何建设未来学校:基于智能教育治理场景的前瞻与审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9期
-
李世瑾,王成龙,顾小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人工智能教育治理: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9期
-
郝祥军,贺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AI与人类智能在知识生产中的博弈与融合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9期
-
蔡庆丰1,吴冠琛1,陈武元2(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会提升家庭教育期望吗?——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8期
-
李曼丽1,王金羽1,郑泉水2,3,徐芦平2,3,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清华大学行健书院).新时期本科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项关于清华“钱班”12年试点的质性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8期
-
李小红1,王杉2,陈晨1,杨婕3,唐向黎4(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中心).家庭文化资本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基于多层logistic模型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8期
-
曾开富1,王孙禺2,陈丽萍2(北京化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美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制度与理念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批判话语分析方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8期
-
乔伟峰,王玉佳,王孙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于共同体准则的治理:工程教育认证的理论源流与实践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8期
-
郑磊1,孙钰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首都教育经济研究基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有志者,事竟成——学生意志力对认知能力的异质性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8期
-
尤西林(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通识教育的起源背景与现状问题——兼论通识教育“评估-调整”机制的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8期
-
吴瑞君1,2,尹星星1,2,尹文耀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我国人口在校模式高质量发展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8期
-
李毅,李纪阳(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博弈与公共理性:义务教育“公民同招”的治理逻辑与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8期
-
朱成晨(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共生逻辑:结构与形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7期
-
黄榕,丁晓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7期
-
曹妍,唐珊珊,荀渊(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项目制背景下激励机制对高校SSCI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 ——基于2014—2018年3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面板数据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7期
-
王奕俊1,胡慧琪1,2(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安全网”还是“分流器”?职业教育对于社会流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 ——基于CFPS的证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7期
-
胡钦晓(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高校文化资本:内涵、类型及其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7期
-
王丹艺1,2,崔允漷2(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义务教育阶段课前服务难题及其治理 * ——基于系统论视角的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7期
-
李子建1,邱德峰2(香港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系;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反思教学的对称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7期
-
王占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培养“教师—学者”:重温威廉·巴格莱的教师教育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7期
-
庄惠阳(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真谛何在 * ——与李艺教授等学者商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7期
-
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如何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 ——对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概念之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