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克兵1,2,朱汉民3(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怀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大学).合内外之道:朱熹统一“生知”与“格物”之知的进路[J].朱子学研究,2023,第1期
-
许家星(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吴仲迂《语类次》思想及其诠释[J].朱子学研究,2023,第1期
-
唐明贵1,唐德晟2(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试论张居正《论语直解》中的为政之道[J].朱子学研究,2023,第1期
-
顾宏义(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朱熹浙东赈灾与奏劾唐仲友事件[J].朱子学研究,2023,第1期
-
杜艳(北京大学哲学系).试论朱子思想史观下对佛经的认知与困境[J].朱子学研究,2023,第1期
-
王绪琴(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代学界对朱熹理学心性论的研究分歧与进展[J].朱子学研究,2023,第1期
-
余若澜(中国台湾“中央大学”).朱子“集义养气”的诠释发展——以对二程的继承与反省为中心[J].朱子学研究,2023,第1期
-
魏鹤立(清华大学哲学系).罗钦顺对朱子“理一分殊”说的继承和发展[J].朱子学研究,2023,第1期
-
单智伟1,2,陈勇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嘉兴南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初“朱王之争”与陆陇其对朱子学的“实学”诠释[J].朱子学研究,2023,第1期
-
朱杰人(华东师范大学).他山之石——读《〈近思录〉东亚版本考述》有感[J].朱子学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