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老挝星占学基础》中降雨预测体系及其与中国、古印度天文历法的关系[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闫欣芳1,杨舰2(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洋务留学生伍光建与卡尔·皮尔逊的交往[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张海超(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中古云南的香药与贸易:以诃梨勒为中心[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杜新豪1,张志会1,李洋2,姚大志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普林斯顿大学).2021年度科学史学会(HSS)和技术史学会(SHOT)联合年会侧记[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姜姗1,张大庆2(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望而知之:“ 气色”概念史中的语义变迁与医学思想[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张学渝(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从引火到纺织:宋明以来“ 火草”观念的变化[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刘烨昕1,2,田淼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洛克菲勒基金会卫生防治经验在中国的移植及困境 ——萍乡煤矿钩虫病防治项目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李莉1,邓亮2,冯立昇1,2(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晚清译著《 声学》的英文底本与翻译时间新探[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程慕园,王大洲(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X射线与岛津的科学仪器创新(1896—1945)[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承志(追手门学院大学基盘教育机构).满文古地图与俄文古地图的邂逅[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李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从“ 遵明”到“ 奉清”:朝贡体系下的清朝颁历朝鲜活动[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赛吉拉胡,咏梅,王鑫义(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第十五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传统工艺论坛”综述[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