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振(吉林大学文学院).以断裂致敬“断裂”的师承 ——魏思孝和郑在欢的小说创作[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5期
-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教育与青年写作者的成长 ——从《耘:每当有人醒来》谈起[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5期
-
徐刚(安庆师范大学美学与文艺评论研究中心).“自我”的辨认、诘问与反抗 ——李修文散文论[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5期
-
张学昕(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家山之重,或重于泰山——王跃文长篇小说《家山》读札[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4期
-
左凡(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历史重写中的自我觉悟——评王朔《起初·纪年》[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4期
-
余夏云(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信史·信使·心史: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与《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写作[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4期
-
丁帆(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在拯救与自我救赎中徘徊的白衣骑士——毕飞宇长篇小说《欢迎来到人间》读札[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4期
-
朱晓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翻译与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在首届“中国青年文学翻译家论坛”上的发言[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4期
-
夏至(中央民族大学).意识的沉潜与词语的生机——论王君的诗[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4期
-
陈培浩(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勘探个人与历史之间的文学位置——读魏微长篇小说《烟霞里》[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4期
-
贺嘉钰(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六个词语的测量与漫游——再论弋舟短篇小说[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4期
-
战玉冰(复旦大学中文系).把悬疑作为方法——兼谈当代中国青年写作中的类型问题[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4期
-
弋舟.重回皮囊[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4期
-
木叶.从最后一根稻草开始——记弋舟[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4期
-
霍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青年作家的形象呈现与人设建构[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4期
-
刘牧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溯“第三代”:以“校园”和“地方”为视域[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4期
-
高翔(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谈看书》:张爱玲对美国“非虚构”潮流的一次回应[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4期
-
黄发有(山东大学文学院).文学刊授活动与八十年代文学的公共性——以史料挖掘为基础[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颜炼军(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想象的偏移与异形——当代青年诗人“域外”写作片论[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郝敬波(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经验与新现实主义创作——徐则臣论[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王彬彬(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汪曾祺失去了什么[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闫东方(杭州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人情犹物情——论王安忆近期小说中的情感书写[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江弱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任意东西:张枣组诗《历史与欲望》析读[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洪治纲(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批评研究院”).余华小说研究中三个待解的问题[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马兵(山东大学文学院).超克青春与主体的重建——以周嘉宁、郑小驴、魏思孝和孙频为例[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王文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由薛定谔的猫想到——评朱辉的长篇小说《万川归》[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金春平(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新闻艺术学院).神圣象征、伦理抒情与地方史诗——评叶舟长篇小说《凉州十八拍》[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