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闽钢1,梁誉2(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服务国家: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5期
-
张美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研究基地).西方公共部门危机学习:理论进展与研究启示[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5期
-
代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部).城市更新中政府对公民参与的行为选择[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5期
-
刘亚平(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专栏导语[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5期
-
刘涛(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东亚研究所和社会学研究所).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德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4期
-
吕纳(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公共服务购买中政府制度逻辑与行动策略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4期
-
胡辉华,陈楚烽,郑妍(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应急管理学院).后双重管理体制时代的行业协会如何成长发展?——以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为例[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4期
-
刘波1,李娜1,彭瑾2,常爽1(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环卫服务外包中的正式契约、关系契约与外包效果——以深圳市为例[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4期
-
李云新1,刘然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社会创新的特征、动因与绩效——基于“中国社会创新奖”的多案例文本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4期
-
王德文1,马健囡2,王正联3(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厦门市社科联;杜克大学人口健康与老年研究中心).发达国家老龄友善城市建设轨迹及其借鉴意义[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4期
-
楼苏萍,王佃利(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老龄化背景下东亚家庭主义的变迁——以日韩老年人福利政策为例[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4期
-
臧其胜(南通大学管理学院).政策的肌肤:福利态度研究的国际前沿及其本土意义[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4期
-
吴帆1,2,周镇忠2,刘叶3(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福利学院;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和社会政策系).政府购买服务的美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基于对一个公共服务个案的观察[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4期
-
孙斐(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价值冲突管理——基于四川省Z县政府的质性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4期
-
彭宅文(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专栏导语:新社会风险与社会政策改革[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