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丰1,付敦1,2,崔福田1,崔希铜1,桂和荣1(安徽省煤矿勘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FeS2/生物炭复合材料对As(Ⅲ)吸附和氧化去除的性能研究[J].地球与环境,2021,第5期
-
任杰1,2,白莉1,李军1,胡健3,刘小龙1(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太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来源分析[J].地球与环境,2021,第4期
-
刘津1,2,张军方2,王济1,宁增平3(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赤泥对电解锰渣中可溶性锰离子固化效果研究[J].地球与环境,2021,第4期
-
韩聪1,高宗军1,刘久潭2,李付全3,张永帅3,刘睿男1,冯超臣3(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七地质大队).郯城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针对硝酸盐的健康风险评价[J].地球与环境,2021,第4期
-
武茜茜,陈粉丽,朱国锋,周鑫,刘雪媛,钱瑞,王生晖,陈举藩(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LMDZ模型的西南地区水汽来源及水汽再循环率的分析[J].地球与环境,2021,第4期
-
李荐华1,郑芳文2,吴超1,黄诚2,唐春2,彭艺伟3,徐春霞2,杨海全4(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中下游典型硅酸盐岩流域自然风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化学特征——以抚河流域为例[J].地球与环境,2021,第4期
-
仁增拉姆,罗珍,陈虎林,黄香(西藏大学理学院高原流域环境化学实验室).西藏年楚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分析[J].地球与环境,2021,第4期
-
柴晋鹏1,2,陈学刚1,2,3,赵直1,2(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基于移动监测的城市街谷交通相关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研究[J].地球与环境,2021,第4期
-
贾彦龙1,孙嘉龙1,林科跃1,曾玲玲1,梁琴1,邢茜1,宁增平2(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主要城区市售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J].地球与环境,2021,第4期
-
李龙波1,2,张兴勇3,蔡大为1(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碳酸盐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同位素组成研究[J].地球与环境,2021,第4期
-
曾华献1,2,李玉麟3,王敬富1,陈敬安1,杨永琼1,4,魏星宇1,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贵阳市两湖一库环境保护监测站;贵州师范大学).2009~2018年贵阳市阿哈水库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地球与环境,2021,第4期
-
周瑞国1,2,梁隆超3,2,肖德安4,董娴3,陈卓3,5,仇广乐2(潍坊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市大气细粒子和大气污染化学重点实验室).西南典型高原山地城市大气黑碳气溶胶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地球与环境,2021,第4期
-
宋志辉1,刘平2,梁亚宇3,李丽君2,张忠民4(太原市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山西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西省水利发展中心;山西省太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太原市五年降尘及降水中主要离子特征[J].地球与环境,2021,第4期
-
杨娜,王趁义,徐园园,郑宇,李源,陈咨霖(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潜水式生态介质箱的优化设计及其修复黑臭水体的效果比较研究[J].地球与环境,2021,第4期
-
张泽1,2,胡宝清1,丘海红1,2,邓雁菲1,2(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基于山江海视角与SRP模型的桂西南-北部湾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地球与环境,2021,第3期
-
袁成军1,2,熊康宁1,2,容丽3,翁应芳3(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恢复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21,第3期
-
杨婷婷1,许光泉2,ANESU Mabaire2(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顾北煤矿;安徽理工大学).淮南潘谢矿区岩溶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地球与环境,2021,第3期
-
闫龑1,王明玉2,陈建平1,李玮2,刘竹1,曲辞晓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场地地下水1,2-二氯乙烷污染的修复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J].地球与环境,2021,第3期
-
杜康1,张北赢1,李凯2,李林娟1(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黄土丘陵区不同水体中氢氧同位素特征及相互关系[J].地球与环境,2021,第3期
-
秦欢欢1,2,高柏2,陈益平1,孙占学1,2(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拉萨河夏季氢氧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J].地球与环境,2021,第3期
-
马曰娜1,2,李心清1,陈淼3,4,5,李玲1,连国奇1,2,赵梣汐1,2,王兵3,4,5(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煤矸石改性生物炭吸附水体中磷酸盐性能研究[J].地球与环境,2021,第3期
-
杨小红1,2,张瑞雪1,王敬富2,3,贺康康1,2,陈敬安2,3,刘勇2,3(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磷酸盐氧同位素示踪环境中磷的来源与转化:原理、方法与应用[J].地球与环境,2021,第3期
-
吴云1,刘学炎1,2,胡朝臣1(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河流水生植物氮含量和氮同位素记录及其对水体氮污染的响应[J].地球与环境,2021,第3期
-
刘涛涛1,2,王勇辉1,2,阿迪拉·阿布力米提1,2(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师范大学).盐结皮对艾比湖湿地土壤特性的影响及其自然要素分析[J].地球与环境,2021,第3期
-
邓智先1,李朝婵1,吴沿友2(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省植物生理与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电生理信息的两种桑科植物叶片细胞代谢能比较[J].地球与环境,2021,第3期
-
赖曼婷,钟君,王万发,易沅壁,陈率,徐胜(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白龙江溶解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来源及其控制因素探究[J].地球与环境,2021,第3期
-
江娜1,2,宁增平1,郭圆1,郝立凯1,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环境pH对微生物生物膜吸附重金属的影响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