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鲜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乡村教育研究中心).论宋代理学教育思想的展开——以《近思录》为中心[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4期
-
彭绍东(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AIGC时代基于双向赋能的人工智能教育创新框架[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4期
-
黄忠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刘佛年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思考[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4期
-
祝怀新,王惠(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双减”政策背景下义务教育课程生态化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4期
-
覃红霞,乔雯嘉(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坚持师范传统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相结合——刘佛年的高师办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4期
-
洪秀敏1,朱文婷2,刘呈呈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领导托育服务发展的历史经验、现实困境与未来进路[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4期
-
蒋红霞,李坤(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大学—高中思政课程教科书中民族精神的表达——基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视野[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4期
-
刘旭东(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论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教育高质量发展[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3期
-
周晔,何畔(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乡村学校乡土课程建设的立场、价值与路径[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3期
-
曾繁荣1,陈松柏2(湖北恩施学院;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高校高质量发展论略[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3期
-
杨九斌,刘媛媛(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商业化演进探究[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3期
-
刘健1,王颖2,孙雅1(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师德政策演变及走向[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3期
-
杜尚荣,蒙研(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体育精神的缺失与回归[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3期
-
付星星(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史实、诗心与文献: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三个维度[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3期
-
李先军,孙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进步主义时期美国“父母教育运动”初探[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3期
-
李海萍1,2,朱海珊1,张秋婵1(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内在逻辑、实施困境与优化路径[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3期
-
缪学超1,赵薏涵2(湖南师范大学乡村教育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创意实验 ——基于“人际关系系列电影”项目的考察[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3期
-
周伟辉1,陈思源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高校“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逻辑遵循[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2期
-
张丽美(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及能力提升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2期
-
李静,王琦(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华民族精神论:内涵、基本形态、功能及意义[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2期
-
沈广彩(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在线教学场域中的教师角色定位[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2期
-
田汉族,马良田(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论办学理念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2期
-
徐科朋,杨桃,张姝玥,张积家(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系).少数民族中学生跨民族友谊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学生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2期
-
曹志峰(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省教育科学院教育科研管理所).高校教师胜任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基于组织支持感知的中介作用机制分析[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2期
-
杨春(贵州大学音乐学院).高校音乐类专业艺术指导课程思政教改内容与实现路径[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2期
-
罗祖兵1,吴剑桥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苏省太仓市镇洋小学).“温故知新”的时代内涵、发生机制及实践策略[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2期
-
李忠(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老子“道”“教”“治”思想的辩证统一[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2期
-
陈瑶(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从教育平权到教育赋权 ——美国民权运动的教育视角[J].教育文化论坛,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