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煦(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论《金楼子》“兼备众体”的著述性质[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王欣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临安诗坛交游对杨万里淳熙后期诗歌的塑造与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付梅(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宋人尺牍中的馈赠活动研究 ——以北宋名家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赵惟一(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苏州城市语言生活调查的质性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沈忠良(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福斯特与《印度之行》的“自治”书写[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刘霞云(南京财经大学中文系).论徐怀中小说的境界叙事 ——以《牵风记》为考察中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乔洁琼(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30年代左翼电影的抒情面向[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邢晨,李 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商业性与文学性的平衡 —— 论女频古言网文的发展倾向[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张钰(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女频”破圈之旅 —— 新世纪网络文学的性别秩序变动[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沈新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化艺术通才李渔[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叶帮义,许莹莹(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宋诗别集、总集的编撰与宋诗地位的演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周星,张 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建党百年视野下的中国电影高潮论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任晟姝,何东煜(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红色青春的时代书写:建国以来青年共产党员形象的影像建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邓晓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黄传祖《扶轮》四选与明末清初诗坛嬗递[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王春景(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贡格廷》:亚欧之旅中殖民主义话语的流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韩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观棋烂柯”:视野的变换与意义的衍生[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编辑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编辑部严正声明[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宋文文(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试论古代建阳书坊的营销模式[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田中初1,郭凯云2(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上海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巡回放映队与电影的乡村扩散 ——以民国时期的浙江为中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张宗友(南京大学文学院).“贰臣”的自我救赎 ——论曹溶与明史纂修[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付义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徽州民谣方俗语词释证[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俞志慧(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国语》的成编、研究及其版本系统[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李傲寒(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齐梁之际皇室参与下的讲经活动及文学书写[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贺根民(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现代中国文论体系建构的异域之眼[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岳国法(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自然文学中的自然之“象” ——一种生态符号学阅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张頔(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论中国古代“故事”的双重含义及其语义源流[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胡明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文书工作的观念、制度与作风[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束莉(安徽大学古籍办公室).晚清徽州士绅文化与闺秀文学传统的交融与蝶变 ——吕碧城人生转关背后的原生家庭因素[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