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天熙(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明代古文选本对六朝文的发掘、重塑及其思想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昌树1,张文杰2(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滁州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在中国演进的三个标志[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高奋,王婉莹(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论乔治·爱略特小说对“工作福音”和“艺术福音”文化观念的再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真大成(浙江大学文学院).《资治通鉴》(魏纪-陈纪)胡注释词条辨[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爱文(新乡学院人文学院).沈从文北京初期湘西苗族书写新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健(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跨洋的电影:八十年代中国电影在加拿大华人社群的传播与接受[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昌忠(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中国“美”命题的类型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王其和,何婷(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江苏东台方言中“可+VP”式问句的特点与类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李耀威(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谨守道文之正 常存经世之心——刘熙载对《左传》古典文章批评的总结[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姜复宁(山东大学文学院).《书言故事大全》编刊新考:以音注语音特点与音系性质为中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原型与本事:《白光》的历史语境与文本演绎[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张春田,贾雯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作为方法的“解构” ——论电影《苏州河》中的都市影像与爱情书写[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田源(四川美术学院通识学院).西南联大诗人新诗传播中“颓废”诗学的现代性演绎 ——以1940年代冯至、杜运燮、郑敏的读者批评为中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严明,梁晨(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日本汉诗的双语性特征探讨[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唐志强(安徽大学文学院).近百年来汉语入声研究回望[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周思辉(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传统积淀为个人才能” ——何其芳1930年代现代诗中对晚唐诗艺接受新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彭涛1,陈月异2(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影像建构公众史:史学视域中的公众影像实践[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熊加全(湖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大字典》释义失误指正[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柳建钰,丁明(渤海大学文学院).古籍疑难字考辨十二则[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胡全章(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郭延礼先生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郭建鹏(聊城大学文学院).1917年文学场域上的论争与南社的裂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尤达(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直击资本主义矛盾的“视觉小说” ——大卫·西蒙的美利坚都市浮世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刘一梦(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晚清以来胶东方言新史料探索[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吴雨平(苏州大学文学院).“他者”与“自我”的变奏:《和汉朗咏集》中的日本汉诗[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徐克谦(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苏文脉中的儒学传承与江苏文化精神[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宋益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阴话新老派词汇比较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沈新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渔与乔、王二姬[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柳士镇(南京大学文学院).礼敬称谓词“君、卿”使用杂谈 ——从成语“卿卿我我”说起[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