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雯,韩晋玉,赵陈儒,薄涵亮(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流动沸腾汽泡脱离频率预测模型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武梅梅,刘鑫,贺林峰,胡勇,阮世豪,王天韵,李玉庆,魏国海,孙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基于三维中子成像的锆合金包壳氢分布量化方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李平烈,张竞宇,杨洪新,谭琳,赵晓泽,肖懿鑫(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pH值对反应堆活化腐蚀产物源项影响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韩晋玉,何雯,赵陈儒,薄涵亮(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矩形窄缝通道内泡状流-弹状流流型转变准则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李彦霖,秦本科,薄涵亮(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高精度电容式棒位测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王芝芬1,吴昊2,詹玥1,李阳1,花榕1,罗明标3,彭道锋3(东华理工大学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正谱奕和科技有限公司;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学院).Re(Ⅶ)在塔木素黏土中的扩散行为[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杨誉,杨京鹤,余国龙,韩广文,吕约澎,王博,崔爱军,吴青峰,王常强,范雨轩,朱志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C波段6 MeV轴耦合驻波加速管的研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王宾1,周杨玉铜1,张壮森1,姚颖1,徐立国2,吴浪1(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P2O5对模拟高放玻璃固化体析晶和抗浸出性能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吕俊男1,杨烁2,赵毅1,李群2,龙冲生1(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燃耗下核燃料颗粒内部的应力状态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温永江,王成龙,张大林,秋穗正,苏光辉,田文喜(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核热推进反应堆外环境辐射场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吴辰1,2,3,余呈刚1,2,蔡翔舟1,2,3,陈金根1,2,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熔盐堆135Xe和135Xem迁移效应对反应性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忻胜民1,黎军顽1,钟巍华2,杨万欢2,宁广胜2,杨文2(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A508-Ⅲ钢小尺寸试样的拉伸尺寸效应及其归一化模型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周涛1,2,唐剑宇1,2,张帆1,2,刘文斌1,2(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核科学与技术系;核热工安全与标准化团队).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纳米颗粒热泳沉积计算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丛腾龙,王俊杰,肖瑶,刘茂龙,顾汉洋(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铅铋冷却绕丝燃料组件横流特性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苏兴康1,2,顾龙1,2,3,李显文1,2,张璐1,2,盛鑫1,2(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
模型的液态金属三角形棒束数值传热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苏阳,李晓伟,吴莘馨(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变管径模型的高温气冷堆螺旋管式直流蒸发器两相流稳定性影响参数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庾明达,张丽屏,傅孝龙,杜娟,邵雪娇,姜露(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反应堆结构类裂纹不连续区的疲劳损伤评价方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王博,杨京鹤,杨誉,曾自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2.5 MeV行波加速管设计[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袁二军1,2,史立群2,袁万明3,金鹏4,冯子睿3,田朋飞5,朱传宝6,丛殿阁1,7,王延伦1(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青海九零六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青海省地质调查局;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东昆仑东段那日马拉黑南地区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新证据[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白海涛,王毅,何小中,廖树清,石金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准阻抗匹配传输式的外移动式束流探测器标定装置的研发与使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易柏全,刘旭东,郝祖龙(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常温C4+辐照对多晶HIP-SiC力学性能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李萍,王亚军,代记仁,田文春,薛克敏(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挤扭变形对低活化马氏体钢组织及蠕变性能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江俊杰1,金曼1,钟巍华2,黎军顽1,宁广胜2,杨文2,翟彦荣1,刘鑫1(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耦合晶体取向及样品尺寸效应A508-Ⅲ钢的室温力学本构模型构建[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金钊,王成龙,田文喜,秋穗正,苏光辉(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空间热离子反应堆在轨保温策略及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丁文婉1,刘圆圆1,王力2,苏宁1,程建平1,韩建武3,甄刚3(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生态环境部北京师范大学锦屏极低辐射本底测量联合实验室射线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基于能损计算的快速μ子吸收成像模拟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黄政,周喆,王贺南,刘国明,陈巧艳(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基于CFD的棱柱型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典型事故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于嘉蕾,侯龙,王琦,孙琪,朱庆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批量3He探测器相对探测效率标定方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陈超1,2,谢添2,朱君2,石云峰2,李婷2,杨松2,张艾明2,骆志平1(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安全研究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性核素在饱和多孔介质原状土中运移机制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王泽学,李宝军,李玉松,郄东生(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高放废液冷坩埚玻璃固化自适应负压调节系统的设计[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
陈海英1,王一川1,黄旭阳1,刘巧凤1,李帷1,孙大威2(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模块化小型压水堆燃料操作事故源项及剂量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