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洁茹1,石文凯2,达安1,吴会峰1,闫佳兴1,韩海荣1(北京林业大学;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工程总站).晋北黄土丘陵区油松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辛建攀,李燕,赵楚,田如男(南京林业大学).急性镉胁迫时雨久花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与光合荧光参数的变化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许志敏,丁国昌(福建农林大学).铜锌复合胁迫对斑叶芒生理及富集转运特征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胡同欣,宋浩然,李飞,孙龙(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不同火烧强度对兴安落叶松根系分解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周昌和1,余国民1,罗旭辉1,蔡超1,俞飞2(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浙江农林大学).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叶片与土壤氮磷耦合关系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闫芳彬1,李宗伦2,盛昌昌1,蒋丽伟2,周金星1,郑景明1(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对金叶榆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高炜1,南洋1,郭海霞1,白雪1,朱丹瑶2(哈尔滨金融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增强回归树对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构成信息的提取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杨景林1,王涛1,周玉婷2,宗世祥2(北京市门头沟区林业工作站).气候变化对斑衣蜡蝉在中国潜在适生区分布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胡家锋1,谈家金1,姚芳2,戴瑜2,姜韬2,代鲁鲁1(南京林业大学;常熟市城市绿化管理处).6种药剂对枫香刺小蠹幼虫及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丁锦平,宋涛,朱新玉,侯颖(河南省黄河故道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商丘师范学院)).栽培时间对香樟半致死温度及抗寒性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杨文雅1,何怀江2,程艳霞1,范秀华1(北京林业大学;吉林省林科院).模拟氮沉降对朝鲜槐幼树光合生理特征的短期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张雅茜1,王淋2,包福海1,张淑宁1,红梅1,刘一超1,陈俊兴1,蔺悦1,敖敦1,白玉娥1,包文泉1(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应用最大熵模型预测的欧李潜在适生区分布及气候变化对其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周梓轩,杨德岭,刘慧(东北林业大学).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在优化林分空间结构求解中的应用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万敏1,孙玉军1,孙钊1,庞荣荣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资源和环境管理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应用3-PG模型预测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蓄积量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袁子玥1,马秀枝1,王海娇2,冯茹1,王新园1,韩妮1,吴昊3(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开顶式增温箱对温带半干旱区域空气温湿度影响的模拟试验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周炳秀1,刘勇1,彭玉信2,张劲1,赵建松2,朱轶超1,赵巧玲2,王硕1,陶靖2,孟路3(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中心).雄性毛白杨无性系苗期表型和生理变异的早期综合评价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袁帅1,刘佳荣2,王新杰1(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林业事务中心).大树在东北云冷杉混交林地上生物量的主导作用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1期
-
王硕1,邢亚娟1,闫国永2,王庆贵2(黑龙江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施氮对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黄小龙1,唐子燕1,刘济明2,童炳丽3(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米槁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养分相关性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赵迎雪1,宋振洲2,杨新兵1,王会岳3(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林业和草业局;涞水县国营赵各庄林场).刺槐人工林蓄积量模型筛选和影响因子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霍常富,卢佳禹,阴黎明,于立忠,王朋(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利用天然13C示踪根箱法测定水曲柳、落叶松大树根际激发效应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韩旭超1,高丹丹2,李顺龙1(东北林业大学;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运用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及灰色预测模型对黑龙江省森林增汇潜力的估测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欧建德(明溪县林业局).云南红豆杉萌枝类型的划分、生长特征及其异速生长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赵海英1,朱俊义1,刘雪莲1,张立秋1,关胜超1,曹际玲2(通化师范学院;江西农业大学).长白山白江河不同植被类型沼泽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谢川1,余俊里2,孙志鹏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充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适宜区及随气候变化的分布格局模拟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陆国寿1,黄周锋1,张赟赟1,李冬梅2,苏铁3,高美美4,閤雪晴4(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广西中医药大学).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分子网络技术分析杉叶的化学成分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覃祚玉1,罗星乐2,杨家强3,程飞4,何斌4(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广西国有维都林场;广西大学).桂西北不同林龄秃杉人工林土壤碳氮储量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马雅莉1,石长春2,高荣1,李剑1,马存平1,张锡唐1,张晨晨1,刘喜东1,乔江波3(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地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白于山区不同土层土壤密度的空间异质性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
商广帅1,于涛1,孙伟伦2(山东建筑大学;哈尔滨三立雅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物质疫木热处理炉热处理过程仿真模型的构建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