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文婕(北京师范大学).挪威文学海外推广基金会主导的国家翻译赞助机制[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5期
  • 蒋承勇(浙江工商大学).现实主义文论话语之百年流变与体系建构[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5期
  • 任文(北京外国语大学).始于语言 超越语言[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5期
  • 葛金玲1,沈绍芸2(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通化论》的理论创新与文学阐释[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5期
  • 任东升(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翻译专栏主持人语[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5期
  • 赵田园,徐秀玲(北京外国语大学).新时代翻译能力研究的国家视角与跨界融合 ——兼评首届“国家翻译能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5期
  • 徐斌(西安外国语大学).高校外语课程思政中的国家意识培育[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司显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回顾与前瞻[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倪秀华1,李启辉2(广州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学院).1949~1966年红色经典的翻译与海外传播[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岳峰1,朱汉雄2(福建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红色翻译史概述[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刘爽(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意识视域下的外国文学“课程思政”体系初探[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陈新仁1,杨金龙2(南京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新时代外语研究者的国家意识构建刍议[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罗天1,穆雷2(重庆交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我国红色军事思想的海外翻译与传播考察 ——以游击战和持久战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常辉(上海交通大学).新文科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英语专业改革与人才培养探索[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苗兴伟(北京师范大学).新文科背景下师范类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李战子(国防科技大学).新媒体素养:内涵和演变 ——兼论对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的新挑战[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邹君1,2,成晓光1,于林龙1(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体验哲学视阈下概念隐喻的文化模式[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屈文生(华东政法大学).新文科理念下的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意象 ——以“大外语”等命题为中心[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陈众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学科话语原理及其历史资源刍议[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杨枫(上海交通大学).时代的尘埃与芦苇[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夏文静1,甄凤超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双语接触界面下的文化价值观形塑[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4期
  • 郭鸿杰,张达球,丁冬(上海财经大学).一体三通,融创合一: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3期
  • 任东升1,季秀妹2(中国海洋大学;外交学院).基于“政治等效”的外交话语隐喻英译策略 ——以2019年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3期
  • 潘海英,刘淑玲(吉林大学).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外语课程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3期
  • 刘建军(上海交通大学).“新文科”还是“新学科”? ——兼论新文科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3期
  • 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新文科与外语专业建设[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3期
  • 马炳军1,常辉2(阜阳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汉语二语句法加工研究:理论与实验[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3期
  • 徐鹰,毕宇,章雅青(华南理工大学).《词汇和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定量和定性视角》评介[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