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徐薇1,2,金瑶1,陈桂亚2,董纯1,易燃1,赵娜1,陶江平1(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创新团队).三峡水库十年生态调度(2011—2020年)期间下游沙市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变化[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杨永锐,史建超,易齐涛,张劲,王廉祥(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引黄水源水库平——丰水期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来源、组成及差异分析[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徐灵芝1,2,潘继征3,4,李勇1,2,5,华跃洲1,2,李清濯3,6,阳振3,何尚卫3,6,杜成栋1,2(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滇池湖泊生态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1980-2020年滇池生态脆弱性评价及主要驱动因子[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曾冰茹1,2,李云良1,谭志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连通性指数(IC)的近30年鄱阳湖流域水系结构与水文连通演变评估[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方灵超1,2,任玉峰3,4,毕永红1,许萍萍1,2,张春梅1,2,宋高飞1,米武娟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智慧长江与水电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功能群对水位变化的响应[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华映肖1,2,潘继征1,3,杜劲松3,4,李杨3,4,杨齐1,徐双5,黄育红3,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滇池湖泊生态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富营养化高原浅水湖泊持续多年生态修复工程效果分析——以滇池大泊口为例[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文峰1,马玉兴1,梁智策1,2,廖传松1,盘家永3,邵建强3,何光喜3,刘家寿1,2,郭传波1,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千岛湖(新安江水库)4种同域共存的鱼食性鱼类生活史策略比较研究[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张全军1,于秀波2,3,张广帅4(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鄱阳湖湿地3种优势植物枯落物分解过程及碳氮同位素分异特征[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张志斌1,王书义1,张彦浩1,耿淑英2,陈付爱1,孙小鉴1(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建筑大学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南四湖消落带底泥有机磷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耿淑英2,陈付爱1,孙小鉴1[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张琛华1,2,彭海军1,王洁1,2,丁寒维1,2,姚虎1,2,范宝祥1,2,高洋3,洪冰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梵净山九龙池沉积物氮同位素组成与全新世气候演变过程[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李奥璞1,范俊韬1,钱锋1,2,王瑜1,2,王艺霖1,时悦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长江流域外来鲟入侵风险评估、适生区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王璨1,2,李一平1,2,李聂贵3,郭晋川4,朱雅1,2,吴卫熊4,魏尧1,2,陈宇1,2(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南方水库热分层消亡时期水体混合特征及其驱动机制[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张英豪1,2,王殿常3,吴兴华3,赖锡军2(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近百余年(1900-2020年)洞庭湖湿地演化驱动因素分析[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刘瀚1,林俊强1,秦鑫2,黄晋3,俞立雄4,熊定松2,普源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圣达水电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基于生物水文响应模型的刺激四大家鱼繁殖生态调度目标量化方法研究——以三峡水库为例[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李雨竹1,贾磊1,张弥1,2,肖薇1,2,张圳3,包恒鑫1,葛培1,王伟1,2,吕恒1,万梓文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市江宁区气象局).太湖表面温度与表层水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观测分析[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陈小锋,王润竹,陈静,朱诗雅(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太湖沉积物中厌氧铁氨氧化过程[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郭晶晶,蔡国俊,陈瑶琪,吴舟航,侯晓丽,葛依立,符辉(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洞庭湖区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基质类型和物种丰度对沉水植物模块化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崔逸凡1,2,刘元波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湖泊蒸发观测与计算方法研究进展[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王丑明1,黄代中1,张屹1,田琪1,阴琨2,熊莉3,陈勇4(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四川省宜宾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1988-2021年洞庭湖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及环境压力影响分析[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唐海滨,郑志伟,胡莲,潘晓洁,史方,邹曦,万成炎(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2008-2020年三峡库区小江叶绿素a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杨姣姣1,2,陈冬1,2,黄立成1,2,李杨1,2,董晋延1,2,黄超1,2,王纯波3,2,刘永定3,2,杜劲松1,2,潘珉1,2(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滇池湖泊生态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滇池不同湖区浮游动物群落稳定性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孟江槐1,康满春1,2,3,纪道斌1,2,3,刘佳1,2,3,肖尚斌1,2,3,胡杰茗1,韩燕星1(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水库生态系统湖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水库典型支流库湾沉积物CH4产生和氧化规律[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李祖忠1,张旭东1,江聪1,杜涛2,曾凌3(中国地质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基于Landsat影像的近40年来(1982—2021年)三峡库区水面面积及其蒸发损失变化[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朱博渊1,2,徐琪1,2,朱玲玲3,李义天4(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55年以来入洞庭湖的荆江三口分流变化[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陈宇1,李一平1,朱雅1,郭晋川2,吴卫熊2,魏尧1,王璨1,商鹤琴1,王煜1(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南方水库热分层消亡期混合层深度及缺氧区时空变化特征——以南宁市天雹水库为例[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陈思祥1,2,杨正健1,2,王从锋1,2,魏辰宇1,2,刘德富2,3(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大学三峡水库生态系统湖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北工业大学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一种气泡释放过程连续监测方法及其在三峡水库香溪河CH4通量监测的应用[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毛新伟1,代倩子2,吴浩云3,徐枫2,李涛2(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信息中心);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2007年以来太湖总磷污染负荷质量平衡计算与分析[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杜雨欣1,郑保海1,李佳欣1,李玉鑫1,黄立成2,施军琼1,吴忠兴1(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微囊藻CO2-浓缩机制基因型的动态变化及其对CO2的竞争效应[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 吕翔宇1,2,朱梦圆2,马永山1,邹伟2,徐天予3,张志斌1,朱广伟2(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太湖流域典型水源水库藻类水华的促发条件[J].湖泊科学,2023,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