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周荐1,2,王铭宇3(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南开大学文学院;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尊卑观念、敬谦态度与词语状貌、词汇变迁[J].当代修辞学,2022,第3期
  • 潘薇薇(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汉语反义同源单音词语义关系及生成机制探析[J].当代修辞学,2022,第3期
  • 刘亚猛(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情感转向”与西方修辞研究的自我更新[J].当代修辞学,2022,第3期
  • 霍四通(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复旦大学中文系).也谈修辞学的学科定位及发展——重读《修辞学发凡》第一篇[J].当代修辞学,2022,第3期
  • 黄鸿辉.《中国辞格审美史》荣获上海市第十五届学科学术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J].当代修辞学,2022,第3期
  • 蔡淑美1,施春宏2(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论构式用变和构式演变[J].当代修辞学,2022,第2期
  • 陆俭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再议语言信息结构研究[J].当代修辞学,2022,第2期
  • 陈振宇,王梦颖,姜毅宁(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再说“果然”——与(正)预期标记有关的问题[J].当代修辞学,2022,第2期
  • 邓志勇1,杨洁2(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的辩证性与修辞学的辩证:修辞学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J].当代修辞学,2022,第2期
  • 胡壮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功能语言学的先行者——庆贺陈望道《修辞学发凡》问世90周年[J].当代修辞学,2022,第2期
  • 李克,高婷(山东大学翻译学院).基于扎根理论的肯尼斯·伯克修辞能力观[J].当代修辞学,2022,第2期
  • 马国彦(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叫”与引述性否定“什么叫X”[J].当代修辞学,2022,第2期
  • 池昌海,邢昭娣(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词语理据的修辞求证:以“公主”为例[J].当代修辞学,2022,第2期
  • 王迈,朱建军(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术精神薪火相传,语言研究砥砺前行——纪念王德春先生逝世十周年系列学术会议述评[J].当代修辞学,2022,第2期
  • 兰迪·艾伦·哈里斯1,陶友兰2,李逸竹2(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叠辞[J].当代修辞学,2022,第1期
  • 黄鸿辉,祝克懿(复旦大学中文系).体裁风格分析程序及互文生成路径——以笔记小说经典文本的体裁风格为例[J].当代修辞学,2022,第1期
  • 张利蕊1,姚双云2(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语义镜像法”与词汇的多义性研究——以“其实”的语义为例[J].当代修辞学,2022,第1期
  • 储丹丹(复旦大学《当代修辞学》编辑部).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元文性分析[J].当代修辞学,2022,第1期
  • 魏慧萍(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历史照进现实——抗疫汉诗外交的超时空话语与当代寓意[J].当代修辞学,2022,第1期
  • 闪洪.《广义修辞学视角下的夸张研究》出版[J].当代修辞学,2022,第1期
  • 张虹倩(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中国修辞学研究何以参与全球话语实践和思想竞争——中国修辞学会2021学术年会述评[J].当代修辞学,2022,第1期
  • 韩晓晔(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语言、景观与社会发展——第五届国家话语生态研究高峰论坛述评[J].当代修辞学,2022,第1期
  • 克里斯托弗·W.廷德尔1,陈小慰2(加拿大温莎大学哲学系;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风格与效果——论辩模式与方式的联动[J].当代修辞学,2022,第1期
  • 李建新.《当代修辞学》荣获“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J].当代修辞学,2022,第1期
  • 王静,尉薇(复旦大学中文系).仰止高山怀往哲,发舒贤蕴续新篇——纪念《修辞学发凡》问世90周年暨“第十二届望道修辞学论坛”学术研讨会述评[J].当代修辞学,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