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敏(《语言文字应用》).面向问题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J].当代修辞学,2023,第4期
  • 王桂亮,潘世松(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新文科背景下语体学和语言风格学的知识建构与发展规划——第十四届语体与语言风格学术研讨会述评[J].当代修辞学,2023,第4期
  • 黄国文(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语篇中的组合衔接[J].当代修辞学,2023,第3期
  • 张德禄(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多模态话语中符号意义构成研究[J].当代修辞学,2023,第3期
  • 杨明星,贺康宁,帖伊(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外交语块:中国特色外交话语模块化构建与传播——基于四字结构的案例分析[J].当代修辞学,2023,第3期
  • 王振华,方硕瑜(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三位一体”:篇章意义研究的一个宏观模式[J].当代修辞学,2023,第3期
  • 曾毅平1,李春红1,2(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喻体的语法载体与语法占位[J].当代修辞学,2023,第3期
  • 刘娅琼1,谢心阳2(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口头讲解中的“好(的)”[J].当代修辞学,2023,第3期
  • 张先亮,席俊杰(浙江师范大学语言生态研究院).论世界图景下的语言服务生态[J].当代修辞学,2023,第3期
  • 冉永平(《现代外语》).语言学期刊建设的本位与担当[J].当代修辞学,2023,第3期
  • 蓝纯,白亦玄(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拓展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诗品》中的诗歌本体隐喻和评价隐喻[J].当代修辞学,2023,第3期
  • 张虹倩1,郭晔丹2(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从社会景观考察语言 从语言考察社会景观——“第六届国家话语生态研究高峰论坛”述评[J].当代修辞学,2023,第3期
  • 周和军(《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从三大期刊评价体系谈国内语言类期刊的建设[J].当代修辞学,2023,第3期
  • 《当代修辞学》编辑部(《当代修辞学》编辑部).沉痛悼念程祥徽先生[J].当代修辞学,2023,第3期
  • 王建华(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防疫健康码:网络社会治理的话语创新与应用——基于语言符号学与系统语用学的视角[J].当代修辞学,2023,第2期
  • 倪兰,和子晴(上海大学文学院).手语复合词的概念隐喻[J].当代修辞学,2023,第2期
  • 袁毓林1,2,崔玉珍3,孙竞3,游豪2(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怎样构建面向事实性表达研究的法律专题语料库?[J].当代修辞学,2023,第2期
  • 张法连1,蒋毓婧2(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国内外法律语言研究现状对比分析(1998—2021)——基于可视化技术和文献计量分析方法[J].当代修辞学,2023,第2期
  • 杨海明,邹煜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从“打破”看汉语行为器物隐喻的特点[J].当代修辞学,2023,第2期
  • 周启红1,2,王海峰2(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学术汉语中自我提及语的学科分布考察[J].当代修辞学,2023,第2期
  • 陈新仁(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语料库与人际修辞研究——以“说”的人际修辞用法为例[J].当代修辞学,2023,第2期
  • 田海龙(《话语研究论丛》).横向话语互动与学术期刊的跨界发展[J].当代修辞学,2023,第2期
  • 唐贤清(《古汉语研究》).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使命担当[J].当代修辞学,2023,第2期
  • 完权(《当代语言学》).《当代语言学》与国际学界接轨的实践和理念[J].当代修辞学,2023,第2期
  • 胡争艳(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中国修辞学何以推动全球对话与国际理解——中国修辞学会2022学术年会述评[J].当代修辞学,2023,第2期
  • 杨枫(《当代外语研究》).论人文社科期刊的主编意识——基于《当代外语研究》的办刊实践[J].当代修辞学,2023,第2期
  • 孙颖(《外语学刊》).浅谈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学报之变[J].当代修辞学,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