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德珠1,王佰芳2,黄允爵1(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金融研究所;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金融—劳动力的结构匹配与产业结构升级[J].产经评论,2021,第4期
-
贺林波,黄巧琪(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乡村产业振兴、社会资本与农地流转 ——基于湖南省的农户调查数据[J].产经评论,2021,第4期
-
浦徐进,刘志颖,赖德凌(江南大学商学院).零售商营销渠道和物流服务模式选择 ——基于平台经济的视角[J].产经评论,2021,第4期
-
唐荣,李文秀,纪祥裕(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营改增”促进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吗?[J].产经评论,2021,第4期
-
惠树鹏,朱晶莹(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业智能化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门槛分析[J].产经评论,2021,第3期
-
蓝管秀锋,匡贤明(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基于金融“脱实向虚”视角[J].产经评论,2021,第3期
-
韩民春,杨承奥(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J].产经评论,2021,第3期
-
卿陶(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差距与企业创新[J].产经评论,2021,第3期
-
吉亚辉1,羊洋2(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产业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均资本积累的影响:“红利”还是“减速”[J].产经评论,2021,第3期
-
王学君,秦可晓,周沁楠(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双边关系、区域贸易协定与农产品贸易:基于中国数据的分析[J].产经评论,2021,第3期
-
郭澄澄1,2,张春2(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三大经济圈金融业与实体产业融合的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21,第3期
-
梁永福1,曾子欣2,杨露3(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系;复旦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集群企业的并购行为与生产效率[J].产经评论,2021,第3期
-
曹平1,陆松1,2,梁明柳3(广西大学商学院;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大数据战略、知识管理能力与中国企业创新[J].产经评论,2021,第2期
-
王万珺(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工业企业的成本结构和降成本 ——基于劳动力成本和非劳动力成本的比较分析[J].产经评论,2021,第2期
-
于左1,刘洋2,史俊荣2(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东北财经大学).竞争企业间共同所有权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J].产经评论,2021,第2期
-
郭东杰1,詹梦琳2(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创业团队、人力资本异质性与企业绩效 ——基于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研究[J].产经评论,2021,第2期
-
王兴1,魏佳仪2(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在职培训、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创新绩效[J].产经评论,2021,第2期
-
蒋墨冰1,王龙梅2,吕品1(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J].产经评论,2021,第2期
-
戴玲1,林梨奎2(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金融与投资学院).稳定经济的财政政策选择研究 ——基于财政稳定规则福利效应视角[J].产经评论,2021,第2期
-
孟昌1,翟慧元2,曲寒瑛1(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平台竞争中的匹配技术、开放策略选择与绩效[J].产经评论,2021,第2期
-
赵凌云,杨来科(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价值链双向参与和“中等收入陷阱”跨越[J].产经评论,2021,第2期
-
惠佩瑶(上海社会科学院).平台有最优规模吗? ——基于不同收费结构的视角[J].产经评论,2021,第2期
-
杨艳琳1,2,胡曦3(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税收优惠与企业创新绩效 ——基于研发投入和非研发创新投入的双重中介效应[J].产经评论,2021,第1期
-
冯正强,荆梦(中南大学商学院).多维距离对我国矿产资源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 ——地理、经济、制度与文化[J].产经评论,2021,第1期
-
向书坚,徐应超(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对外贸易开放、人力资本积累与企业技术创新[J].产经评论,2021,第1期
-
魏作磊,王锋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 ——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的视角[J].产经评论,2021,第1期
-
黄利春1,梁琦2(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基于质量变革视角的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 ——以顺德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为例[J].产经评论,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