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静,孙羡(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2020年8月10~14日四川盆地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特征及成因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李晶晶,张卉,王艳,赵尚卓,裴育(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近43a山西东南部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白玛央宗1,2,3,拉珍1,2,3,扎西央宗1,2,3(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高分西藏中心).1973~2020年西藏昂拉仁错流域湖泊及东部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康雪1,陆成伟2,李愉1,许晨1,刘洋远3(四川省成都市气象局;四川省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彭州市气象局).彭州边界层铁塔风梯度特征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杨雪1,2,张渝杰1,2,孙俊1,3,张敏2,李信2,张玲2(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遂宁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1981~2018年青海夏季极端降水时空演变及成因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吴亚泽1,肖天贵1,高楷祥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市双流区气象局).1980~2018年龙泉驿区降水的多尺度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李博1,刘飞2,郭文明3,高飞4,李秀镇5(山东省巨野县气象局;91937部队;91876部队;山东省曹县气象局;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青岛市一次局地大暴雨天气成因和逆风区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边琼1,2,黄鹏1,卓永1,孙晓光1,普布次仁1,2(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西藏昌都市气象局).西藏昌都强降水的环流分型及其水汽轨迹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刘博文,许彦艳,李华宏,牛法宝,李耀孙(云南省气象台).云南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天气诱因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向朔育,李跃清,卢萍(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基于TRMM卫星资料对四川盆地降水的三维结构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杨庭潇1,马力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省气象局).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四川省干旱灾害致灾危险性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3期
-
郭旭1,2,龙柯吉3,2,范江琳3,2,黄晓龙1,2(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四川省气象台;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种降水融合产品在四川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中的对比评估[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李慧晶1,2,余芳1,2,李洪梅3,周琴4,郑飒飒1,2(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气象局;青海省西宁市气象局).四川不同等级雾的时空分布及其生消时间[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次央1,次仁旺姆2,德吉3,次旺扎西4(西藏那曲市申扎县气象局;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气象局;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气象局;西藏自治区气象台).1961~2015年青藏高原极端气温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卢萍(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不同分辨率西南区域模式对冕宁“6.26”突发性暴雨过程的模拟[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李永军1,2,余谙迪1,2,肖昀何1,2,肖微2(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攀枝花市气象台).影响攀西地区南部的MCC活动特征及发生环境条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仕仁睿,齐冬梅,陈丹,任倩(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6年四川省持续性高温天气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余益祺,肖天贵(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平原经济区气候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汤畅1,2,吴小飞1,毛江玉2,张冠舜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2014年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季节内振荡的环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常飞1,葛雨诗2,王舒慧2,徐震昊3,4,常俊5,季飞2,张博2(民航甘肃空管分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全球地表气温日较差长期趋势的演化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黄舒婷1,2,3,王东海2,3,李国平1,张春燕2,3,曾智琳2,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采用不同背景场的龙卷模拟结果对比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王姝,苑跃,杨杰(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邛崃山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评价[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崔乃文1,范广洲1,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联合实验室).极涡与南亚高压的关系及对我国降水的协同影响[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李雪婷,靳立亚,李金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1971~2017年新疆夏季分级降水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郑嘉雯1,2,蔡宏珂2,吴捷3,衡志炜4,曾琳1(广州市气象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CMA-NJU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三个气候系统模式对500hPa高度场预报的检验对比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田建兵,张玉欣,颜海前,唐文婷,康晓燕(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高原地区基于微波辐射计反演大气廓线的神经网络算法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旺堆杰布1,旦增卓玛1,平措桑旦2(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气象局;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藏北地区午后热对流天气过程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严小冬1,张皓2,杨涛3,陈宇1,蔡志颖4,李忠燕1(贵州省气候中心;贵州省清镇市气象局;贵州省贵阳市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961~2019年贵阳冬季凝冻时空特征与异常成因[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编辑部).更正声明[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