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于鹤1,王娟2,邓良辰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能源,2021,第10期
-
王仲颖,郑雅楠,赵勇强,陶冶,惠婧璇,何则(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导能源的发展路径及展望(下)[J].中国能源,2021,第10期
-
胡润青1,孙培军2,窦克军2,蔺一2,王海鸿3(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北京计科能源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低碳清洁供热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21,第10期
-
梁珩1,王彩霞2,张达1(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需求响应纳入电力市场的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能源,2021,第10期
-
张海军(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发展和改革局).宁夏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模型和Tapio脱钩指数法[J].中国能源,2021,第10期
-
蔡文璇1,段芳娥2(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科学研究院).国外车网互动(V2G)发展实践及经验启示[J].中国能源,2021,第10期
-
郭佳1,朱松丽2(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发达国家2020年前减排承诺进展分析[J].中国能源,2021,第10期
-
房毓菲(国家信息中心).碳中和视角下,国际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影响与应对[J].中国能源,2021,第10期
-
刘建国,戢时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十四五”时期我国海外油气合作布局研究[J].中国能源,2021,第10期
-
何杨1,何继江1,姜希猛2(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乐山太阳能研究院).碳中和愿景下,光伏项目招标模式探究[J].中国能源,2021,第10期
-
陈操操,邱大庆,于凤菊,张悦,田天琪,孙粉,宋丹,王立波(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基于国际通行规则的北京市能流和能源效率分析[J].中国能源,2021,第10期
-
本刊编辑部.迈向净零排放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J].中国能源,2021,第10期
-
王仲颖,郑雅楠,赵勇强,陶冶,惠靖嫙(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导能源的发展路径及展望(上)[J].中国能源,2021,第9期
-
郁聪(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建筑运行能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能源,2021,第9期
-
赵勇强,钟财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升级[J].中国能源,2021,第9期
-
杨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亟待重塑能源产业链供应链[J].中国能源,2021,第9期
-
张建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进供热低碳转型的路径思考[J].中国能源,2021,第9期
-
王娟,邓良辰,冯升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双碳”目标下,能源需求侧管理的意义及发展路径思考与建议[J].中国能源,2021,第9期
-
裴庆冰(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典型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经验启示[J].中国能源,2021,第9期
-
田聿申(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全球典型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能源,2021,第9期
-
郭敏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紧抓六大重点问题破解难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J].中国能源,2021,第9期
-
蒋茂荣,肖新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煤炭减量发展途径初步分析与建议[J].中国能源,2021,第9期
-
赵盟,廖虹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积极发挥碳市场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的作用[J].中国能源,2021,第9期
-
刘建国,朱跃中,蒋钦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双碳目标下,我国海外电力投资新思考[J].中国能源,2021,第9期
-
蒋钦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碳中和背景下,中日韩能源合作战略思考[J].中国能源,2021,第9期
-
本刊编辑部.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J].中国能源,2021,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