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邵磊,郦英南(南京市博物总馆).明代南京静海寺风物暨创建年代辨析 --以三宝太监郑和的事迹为中心[J].海交史研究,2023,第3期
  • 郑贝贝,周双林,金涛(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地域视角下的古代造船捻料研究[J].海交史研究,2023,第3期
  • 孙凯(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日本长崎“彩舟流”源流考略[J].海交史研究,2023,第2期
  • 刘旭康(暨南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李未醉:《明清时期东亚华人通事研究》[J].海交史研究,2023,第2期
  • 郑海涛(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道光六年漕粮海运商船所用航海时间的初步研究[J].海交史研究,2023,第2期
  • 王巨新(中共山东省委党).清代前期海洋分界问题再讨论[J].海交史研究,2023,第2期
  • 李涛(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互动与交融:古代越南与印度宗教文化关系诠释[J].海交史研究,2023,第2期
  • 王仰旭(上海大学文学院).[美]欧阳泰:《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J].海交史研究,2023,第2期
  • 杨祖荣,吴寅瑜(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吴疆:《蹈海东瀛:隐元隆琦与前近代东亚社会的本真危机》[J].海交史研究,2023,第2期
  • 常宗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珂、[韩]韩钟镇、[韩]唐润熙:《漫漫朝天路:明末朝鲜使臣海路使行研究(登州卷)》[J].海交史研究,2023,第2期
  • 薛明(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旅行须知细则》看清代琉球对华“隐蔽政策”——兼谈琉球候文文献的史料价值[J].海交史研究,2023,第2期
  • 郭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杜环《经行记》西海中有市传闻之贸易习俗及文化特点的考察[J].海交史研究,2023,第2期
  • 于桐(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雍正九年西洋新马兰国番民救助事件研究[J].海交史研究,2023,第2期
  • 《海交史研究》编辑部.更正[J].海交史研究,2023,第2期
  • 刘义杰(福建师范大学).南海更路簿针位释读[J].海交史研究,2023,第1期
  • 许序雅(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16—18世纪澳葡、荷兰人、日本人运出的日本白银考述[J].海交史研究,2023,第1期
  • 郑洁西1,罗子玉2(温州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宁波大学历史系).沈惟敬“东行”与明日朝交涉* ——以万历二十一年的《沈惟敬书帖》为线索[J].海交史研究,2023,第1期
  • 黄普基1,吴俊范2(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朝鲜王朝漂流民送还体制与相关公文的传递机制[J].海交史研究,2023,第1期
  • 崔英花(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清代朝鲜漂流民与琉球知识情报的收集* ——以朝鲜漂流民的琉球之旅与相关见闻记录为中心[J].海交史研究,2023,第1期
  • 陈越(中国美术学院).漂流的信仰与图样 ——泉州石塔半身像表现溯源探析[J].海交史研究,2023,第1期
  • 刘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试论“宁波争贡”事件对朝鲜处理日本漂流民政策的影响[J].海交史研究,2023,第1期
  • 孙中奇(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马光:《嬗变、渐变与传承:元明之际的山东海洋与东亚秩序》[J].海交史研究,2023,第1期
  • 俞鸣奇(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古代航海术中“铅锤”考述 ——基于中日航海文献的比较和实地考察[J].海交史研究,2023,第1期
  • 王亦铮,王连茂(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学院;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文博研究馆).闽南针路簿方言词语解读:数百年未解之谜[J].海交史研究,2023,第1期
  • 力钧.《槟榔屿志略校注》[J].海交史研究,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