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国刚1,相倚天2(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从资金流向看流动性的内涵和机理[J].金融评论,2022,第4期
  • 罗建章1,张珩2,周立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信贷决策权、组织激励与混合型金融组织绩效——基于农信社和农行三农事业部的纵向案例对比分析[J].金融评论,2022,第4期
  • 程炼,周莉萍,张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学术视角下的新时代金融主题[J].金融评论,2022,第4期
  • 李绍芳,李方圆,刘晓星(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跨市场传染研究——基于G20国家的经验证据[J].金融评论,2022,第3期
  • 孙春兴1,邓路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剩余控制权、分析师跟踪与公司债券契约条款[J].金融评论,2022,第3期
  • 夏聪,祝博(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银行间市场结构与中小银行流动性——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研究[J].金融评论,2022,第3期
  • 郑联盛1,孟雅婧2,李俊成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高铁开通、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于PSM-DID模型的估计[J].金融评论,2022,第3期
  • 陈志成1,张敏1,潘雨晨2,刘震3(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山东大学商学院).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风险规避与流动性创造结构性变动[J].金融评论,2022,第2期
  • 马勇1,2,王莹曼1(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重阳金融研究院).货币政策及其稳定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J].金融评论,2022,第2期
  • 叶德珠,王佰芳,黄允爵(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劳动力的结构匹配和技术创新——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证据[J].金融评论,2022,第2期
  • 谭小芬,贾思源(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新兴经济体货币错配:前沿进展与综述[J].金融评论,2022,第2期
  • 龙登高1,李玥晨2(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本跨国流动及其融资网络——基于特殊移民群体的历史考察与比较[J].金融评论,2022,第2期
  • 张帅1,陆利平2,张兴敏3,王晖4(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金融系统气候风险的评估、定价与政策应对:基于文献的评述[J].金融评论,2022,第1期
  • 张雪春1,李宏瑾1,张文婷2(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基于债券市场开放的视角[J].金融评论,2022,第1期
  • 李小荣1,2,温伟荣1(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中财—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高管本地任职与企业价值:基于家乡认同视角[J].金融评论,2022,第1期
  • 张晓晶,张明,费兆奇,曹婧,王喆,张冲(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Banking,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三重压力下的中国金融发展[J].金融评论,2022,第1期
  • 司秋利1,张涛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金融结构、创新模式与技术创新效率[J].金融评论,2022,第1期
  • 蔡丽楠(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数据信托参与数据治理:理论逻辑与实现机制[J].金融评论,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