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格桑益西(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国家通用语在打隆镇的推广普及[J].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第4期
  • 朗杰扎西,意西微萨·阿错(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藏语复辅音声母*br(?)-语音衍化考[J].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第4期
  • 石达顿珠(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域拉神、古拉神到护法神——论藏族雅拉香布山神角色的演变[J].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第4期
  • 夏吾李加,索郎当州(西南民族大学).郎木格尔底寺印经扎仓运行模式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第4期
  • 顿珠卓玛1,白央2(阿坝师范学院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四川若尔盖牧区藏族“洁净观”再解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旦增朗杰(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议西藏传统法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J].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第4期
  • 拉巴次仁,曲旦(西藏大学文学院).山南乃东境域重要沟谷和古村落地名史源探析[J].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第4期
  • 尼玛,洛桑边旦(西藏自治区出版物质量检测鉴定中心).藏族小说历史划分初探[J].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第4期
  • 达娃久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第一中学).探析佛教戒律与法律、道德修养的关系[J].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第4期
  • 达娃扎西,谢尔廓(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杨春家保存的苯教文献评介[J].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第4期
  • 鲁万波1,贾光宁2(西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西藏大学财经学院).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侯志茹,李寒冰,李曼莎(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青海涉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乡村振兴案例研究——以热贡文化为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曲姿璇,扎西(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诠释与经验启迪[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刘永文,吴丽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从民营到党报——《大刚报》(汉口)与西藏和平解放[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杨海航,张李强(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对西藏体育发展的启示[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傅千吉,张克草(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舟曲民间苯教文献中的天文历算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宗喀·漾正冈布,杨才让塔(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从安多、卫藏、北京、蒙古到五台山:松巴班智达的社会与学术活动及对沟通藏汉满蒙文化的贡献[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田频(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溯源与变迁:当代西藏文学中地域文化的嬗变[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单增卓玛(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拉萨世居穆斯林日常生活史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孙勇(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试析中国西部边疆总体供给模式效能和普适性扩展机理——以非典型二元为中心兼议边疆经济学的建构[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久毛措,许小晴(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牧民消费增长——来自西藏农牧民家庭的微观证据[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杨富(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生态经济体系构建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韦仁忠,杨敏(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川藏二元嵌套:次边疆促进边内一体化发展的历史依据、现实困境及未来路径[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刘际昕1,刘雪莲2(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地区民族人文优势的软力量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陈华杰,肖铖(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西藏饮食文化中的藏餐英译规范化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