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新1,赵民2,于煜斌1,刘琳1(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试验运载器姿控总体优化设计技术[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4期
-
王镜淇,张星,陈雪娇,蒋榕培,孙海云,方涛(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航天液体推进剂研究中心).与硝基氧化剂快速自燃的绿色燃料研究进展[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3期
-
赵华1,乐晨2,谷小军3,朱继宏1,张卫红1(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考虑卫星结构的重型火箭整流罩噪声研究[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3期
-
李尧1,侯传涛1,朱元夫2,任方1,刘宝瑞1,吴振强1(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分子动力学模拟在C/SiC材料虚拟试验中的应用与展望[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3期
-
陈士强,黑艳颖,朱平平,王浩苏,张青松(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RL10系列氢氧发动机技术革新及启示[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3期
-
曾家,黄辉,朱平平,王铁岩,王浩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火箭基组合动力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3期
-
王亚军1,刘辉2,黄兵2,朱平平2(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长时间滑行低温推进剂管理关键技术分析[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3期
-
栾溟弋1,武克文1,张树杰2,王健平1(北京大学;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连续爆轰发动机研究进展[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3期
-
邵业涛1,周宏1,晏政2,张鹭3,王铁岩1,曾耀祥1,马忠辉1,钟文安2(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63796部队;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液体运载火箭液氧煤油并行加注适应性研究[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3期
-
张雪峰1,刘娅婷2,陈春明2,王帅飞3,佟文敏1,王婕1(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首航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基于润滑的楔形螺纹紧固件扭拉性能试验研究[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2期
-
王国辉1,牟宇2,张然2,李君2,杜涛2(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超声速降落伞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2期
-
马建伟1,李腾龙1,叶涛1,刘巍1,余武江2(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深低温服役的阀门导向副变形超差补偿方法[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2期
-
张铮,李泽商,王依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量纲分析的弹塑性应力强度因子探讨[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2期
-
杨自鹏1,张群1,东华鹏1,杜大程1,毛宇飞2(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航天爱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空探测重力模拟飞行器方案设想[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2期
-
王梁,李根,孙贺,刘卓然,王洪丽(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基于压力信号器控制的贮箱地面增压技术应用分析[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2期
-
马方超1,2,吴俊峰1,2,赵涛1,2,张连万1,2,丁建春1,2(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深低温技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空间在轨氢氧内燃机技术研究[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2期
-
郭鑫,施思寒,付伟达,姚雨迎,曾凡(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微纳InSAR卫星总体技术研究[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2期
-
严旭,雷豹,杨东生,张瑾瑜,范新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种舱段快速连接结构设计及承载能力分析[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2期
-
聂蓉梅,周潇雅,肖进,赵博(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数字孪生技术综述分析与发展展望[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1期
-
赵鹏,朱祎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大数据技术综述与发展展望[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1期
-
安林雪1,2,王纯一1,2,李春宇1,2,蒋孟龙1,2,邓烨1,2(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基于磁路法与等效热网络法的航天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与仿真[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1期
-
池元成,张冶,郑小鹏,王长庆,宁学(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飞行器气动外形的正交设计与分析[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1期
-
王凯旋,李烨,薛晨琛,董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面向平行系统的飞行器航迹仿真模型架构设计[J].宇航总体技术,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