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楠1,向文豪2(海装驻北京地区某军事代表室;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系统研究院).城市环境中无人机作战导航定位研究现状综述[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4期
-
罗治斌1,刘永峰2,宋欣3(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空军装备部成都局业务处;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滑窗自适应的故障估计与补偿及其在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4期
-
曹粟,喻煌超,吴立珍,余立,高家隆,陆俊麒(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可变形倾转四旋翼无人机设计与飞行验证[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4期
-
李璇1,2,解禹3(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水下定位导航系统展望[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3期
-
徐庚,黄玉龙,何永旭,罗莉,张勇刚(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3期
-
崔佳鹏1,吴宇2,苟进展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四轴八旋翼无人机入水轨迹优化方法研究[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3期
-
夏祥峰,张卫平,赵佳欣,武广平,江翠红(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电子学系).基于增强型基底压电驱动器的微型四足机器人的设计和制造[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3期
-
王仰杰,龙腾,孙景亮,叶年辉,李辉(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基于径向基网络的跨介质飞行器快速入水近似优化方法[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3期
-
闫雅晴,周建山,段续庭,田大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无人机辅助下空地协同组网与传输优化方法[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3期
-
裴志博,杨秀峰,王晓亮(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SPH模拟研究细长体入水问题[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3期
-
叶年辉1,龙腾1,2,史人赫1,2,刘震宇1(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神经网络的跨介质飞行器水动力系数快速预示方法[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3期
-
王晓军1,黄沛2,唐彬鑫1(江南机电设计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93221部队).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无人防空装备作战效能评估[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3期
-
罗剑桥1,刘晓东1,马文朝1,孟军辉1,2(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合仿生跨介质飞行器设计及流固耦合性能研究[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3期
-
昂海松1,王源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一种变轴螺旋桨水空跨域无人航行器设计和控制技术[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3期
-
李国梁1,向文豪2,张顺利1,张博勋2(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基于残差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2期
-
刘明威,高兵兵,王鹏飞,刘亚南,李怡萌,李沛琦(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PID的无人机编队避障飞行控制研究[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2期
-
胡敬,田俊曦,邹世明,晁涛,杨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联合RSS/TOA/INS无人机定位算法[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2期
-
王钟鸣,姚文臣,马兆伟,林博森,牛轶峰(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智能科学学院).面向侦察任务的无人机机载感知传感器配置与融合综述[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2期
-
王正培,张晓辉,张江浩,郑好银,刘莉(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面向太阳能无人机的自适应扰动步长增量电导法研究[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2期
-
苏子康1,陈嘉1,邢卓琳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山西大学自动化与软件学院).多无人直升机协作搬运控制技术研究[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2期
-
张晓杰,汪灏,赵灵峰(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模型机动目标跟踪方法研究[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2期
-
张傲,段续庭,田大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链路质量评估的飞行自组网抗干扰多路径路由协议[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2期
-
缪坤忠,李建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领导者输入未知的多智能体系统容错一致性设计方法[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2期
-
何胜杰,郭强,王兴虎,程家林,陈韵竹,毛延静(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ADC分析法优化的无人机效能评估方法[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2期
-
张小沛,赵梓晓,杜清河(西安交通大学).缓存需求驱动的无人机轨迹优化[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2期
-
张淏酥1,2,王盛3,王涛4,5,苗建明1,2,龚喜1,2(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广东省消防科学与智能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一种基于极坐标模型的多AUV协同导航与定位算法[J].无人系统技术,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