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名”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介入”话语转向[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2,第1期
-
石然1,2,王菲菲1(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基地).毛泽东教育思想内涵新探[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2,第1期
-
姜逸(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访山东大学何中华教授[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2,第1期
-
韩永进1,肖庆2(国家图书馆理事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关于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2,第1期
-
王振1,高福进2(上海市宝山区委党校;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源头”红色文化的孕育及治理[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2,第1期
-
隋云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外交流与合作处).论中华文化现代化的“天人合一”[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2,第1期
-
郝玉萍,谢元态(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简论[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2,第1期
-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编辑部).《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征稿启事[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