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家欣(岭南师范学院).现代欧洲的自我追寻之旅 ——凯泽林《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的中国文化空间书写[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3期
-
朱军,吕彤(上海师范大学).吴子林:《“毕达哥拉斯文体”——述学文体的革新与创造》[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3期
-
刘珊(同济大学).浮士德与《西方的没落》:论歌德对斯宾格勒历史哲学的影响*#[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3期
-
马克·本德尔(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徐新建:《不同而和——中国文学的多元共建》[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3期
-
冯海荣(明尼苏达大学德鲁斯分校).文化和非语言沟通[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3期
-
刘亚斌(浙江外国语学院).叶维廉比较诗学中的古诗意象问题*#[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李国辉(台州学院).雅各布森论中国近体诗声律的对称美学*# ——兼论近体诗声律的《周易》本源[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邵文苑(上海大学).民族关系的调适与文学创作的“现实意义”#* ——反思近年来有关奢香夫人的几部戏剧影视作品[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童明(西安翻译学院;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挥之不去的卡夫卡味儿[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刘云(安徽大学).布拉格汉学派的中国观*#[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张同铸(南通大学文学院).论“意象派”内部的分歧及庞德对“意象”理论的贡献[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李萌羽,张悦(中国海洋大学).威廉·福克纳与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发生*#[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王楚童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School of Humanities,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莎士比亚对瘟疫的使用与不用:从宏观语境到微观叙事[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加林·提哈诺夫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世界主义与流亡:一段未明之缘[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林中泽,代国庆(华南师范大学).“Papa”汉语译名考[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范狄(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天之上何物?” ——塞韦里尼与中国经典及其对于“朱子问天”的回应[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陈驰,周睿(西南大学).宇文所安:《皆我所有:北宋时代的快乐、拥有与命名》[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徐梓贤(北京大学).真诚还是伪装? ——莎士比亚对十四行诗传统的反讽式改写[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范圣宇(澳洲国立大学).(美)苏源熙:《塑造蛮夷:中国文学与多语种亚洲》[J].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