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国玮(辽宁省海城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林政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与发展策略探析[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3期
-
牟亚萍(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牡丹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进展[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3期
-
胡华锋(广东绿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河源松材线虫病防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3期
-
贾焕新(康平县自然资源保护与行政执法中心).康平县三北防护林林分退化原因与修复对策[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3期
-
王敏(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自然资源保护事务服务中心钓鱼林场分中心).低碳环保营林工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3期
-
吴红雪(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绿洲过渡带2种典型灌丛滞尘能力研究[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2期
-
张华,魏江生,李航,陈翔宇(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大兴安岭南段不同坡向蒙古栎次生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2期
-
曾丽1,2,胡勐鸿2,3(甘肃省兰州北山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甘肃省次生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省小陇山国家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站).雪松针叶浸提液对三种草坪草种子萌发和早期生长的化感作用[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2期
-
李青辉,孙向宁,茹豪(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栓皮栎天然更新研究进展[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2期
-
王黎梅,赵金花,李青丰(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和“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五角枫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建植研究[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2期
-
王剑南,班增国,丛日征,郑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寒温带林业研究中心;呼伦贝尔市航空护林站).模拟林火高温对土壤有机碳及 δ1133CC的影响[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2期
-
梅阿军1,王诗丰2,季旭勇3,沈苏军3(浙江青芝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田县林业局;青田县林业总场).外源激素对南方红豆杉扦插育苗质量的影响[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2期
-
张宇,秦媛媛,张科,白宇(榆林市林业产业开发中心).榆林市沿黄土石山区生态治理及产业发展[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2期
-
孙天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及防控对策简析[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2期
-
孙天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关于森林调查规划工作的思考[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2期
-
赵彬(辽宁省铁岭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2期
-
高溢鸿(辽宁省铁岭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新时期林政资源管理与执法对策探究[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2期
-
宁国玮(辽宁省海城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省林政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探讨[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2期
-
吴颖(辽宁省开原市自然资源保护事务服务中心).森林植被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机理研究[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2期
-
陈晓娜1,2,3,赵纳祺1,2,段娜1,2,葛根巴图1,2,3,张景波1,4,3,石善宇1,2,段瑞兵1,4,3,高菽晨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磴口分中心;深圳市未来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产业创新中心).植物响应水分和氮添加的研究进展[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1期
-
赵林姣1,2,杨英英2,3,付鹏跃2,4,张玉2,费越2,王楠2,张大才1,王军辉2(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灰楸CfPPR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1期
-
张帅1,原伟杰1,宋晓敏2,虞毅3,李芸4,官昊慧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北京九龙山暖温带国家森林长期科研基地;北京圣海林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竹藤中心;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效唑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及其在荒漠化领域的应用展望[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1期
-
于文男1,王福德2,杨伟财3,江海辰4(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林口县国家落叶松良种基地;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广兴林场).32年生落叶松生长与物理力学性质的分析[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1期
-
舒洋1,2,郭娇宇1,周梅1,2,管立娟1,张今奇1(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基于IPCC法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碳计量参数研究[J].温带林业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