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东晔(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传承人记录工作的现状与未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反思[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3期
-
彭红艳(上海市清华中学学生处).基于学校劳动教育的手工艺类“非遗”课程开发与实施——以上海市清华中学“上海灯彩”课程为例[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3期
-
上海三民文化艺术中心.三民文化村里的土布博物馆[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3期
-
楚国帅(鲁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文学与文化产业管理).山东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现状与思考——解读《山东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3期
-
钟冶平(杭州影像越剧馆,原浙江卫视节目中心).万语千言总是真——十集纪录片《百年越剧》导演日记选[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3期
-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举办首期非遗社区传习师资培训班[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3期
-
冯向伟(南京博物院).浅谈文物修复与非遗传统技艺的关系[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3期
-
王妮,魏新,董宇飞(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荆楚地区传统纺织染缬技艺创新路径研究[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何华湘(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网络时代非遗传播伦理问题探析——基于传承人和政府的主体视角[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毛晓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生产性保护视角下非遗产品的设计策略 ——以侯氏社火脸谱为例[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黄亚欣(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同里宣卷艺人班社传承现状研究报告[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孙丰蕊(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线下传统与线上传播——基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观察与思考[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余江1,王朝鲁2(卢氏心意拳研究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从“武术”到“武艺”——国家非遗项目“卢氏心意拳”传承人余江访谈[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许钢伟(贵州师范大学).论傩堂戏的文字记录与书面传承——以傩坛科本为考察中心[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黄昉(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对地方戏非遗传承人培养策略的调查研究[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杜臻(南京博物院非遗研究所).非遗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及其价值实现[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段勇(上海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元宇宙[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梅海涛(上海大学文学院).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解读[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花汇(上海市园南中学).书法篆刻在初中的发展范式研究和实践 ——以上海市园南中学为例[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夏侯蓝(深圳市非遗保护中心).让非遗之花扎根社区[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周锡山(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回味无穷的苏州评话《唐三国》[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FILLIN非遗团队).FILLIN非遗团队立足于向青年传承非遗[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冯骥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把建设非遗学大厦的第一层砖放正放稳放实——天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写启动会上的讲话[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胡馨心(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珠江流域龙母信仰的女性叙事[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上海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褚半农上海方言工作室).褚半农和他的沪语研究专著[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2期
-
李海萌1,2,赵军3,柯小杰4,5(湖北省非遗研究中心(湖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艺术理论研究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非遗研究院).地方性知识视角下非遗研学的路径探究[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1期
-
夏靓1,龚雅琪2(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办公室;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非遗传承与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1期
-
孟令法(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学西部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治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机制的在地化建构探析[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1期
-
敬鑫1,赵元媛2(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非遗短视频的创作传播策略研究——以李子柒的《东方非遗传承》合辑为例[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1期
-
潘鲁生(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是个系统工程——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J].非遗传承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