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何伊楠,王卓宇(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全球环境治理视阈下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4期
  • 曹峻烽1,刘鸿武2(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区域国别学院)).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体系”建设[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4期
  • 杨丹1,刘新成,冯仲平2,崔洪建3(北京外国语大学;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区域国别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笔谈(一)[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4期
  • 杨丹.主编寄语[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4期
  • 林毅夫.贺 信[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4期
  • 邹雨佳(外交学院区域与国别比较外交研究中心).伪多边主义:欧盟参与气候变化治理的行为分析[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3期
  • 徐薇1,赵麒宇2(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中国区域国别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兼论日本的启示* ——基于近20 年来立项课题与发表论文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3期
  • 吴希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全球数字竞争背景下的欧非数字合作与中国应对[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3期
  • 马延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从制度设计到战略规划:亚投行跨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3期
  • 陈立(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几内亚湾海盗问题的治理困境 ——一种层次分析的视角[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3期
  • 张蕴岭(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区域国别学理论与人才培养需要守正创新[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3期
  • 韩东育.“区域国别学”建设与“学术戍边”[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3期
  • 宋子丰1,谢韬2(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最高法院的极化:趋势、成因与影响[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3期
  • 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贺信[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3期
  • 杨丹.主编寄语[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3期
  •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区域国别学基础教材系列丛书编纂项目(第二期)招募公告[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3期
  • 禄德安,张亚东(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盟中心地位的双重性特质* ——基于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视角的分析[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2期
  • 高雅楠,马云凤,胡诗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国际贸易流量的实证研究* ——基于G20 国家的数据分析[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2期
  • 陈本昌,李珂睿(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印度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2期
  • 毛益民(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长三角(先行)法治研究院).民主化对政府质量的异质性效应:对城市化门槛的实证检验[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2期
  • 王达(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拉美债务危机治理中的非对称调整[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2期
  • 杨丹.主编寄语[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2期
  • (《区域国别学刊》编辑部).关于《区域与全球发展》更名为《区域国别学刊》的声明[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2期
  • 张慧玉,柯瑶(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总部在华国际组织研究:现状、特点及展望[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1期
  • 郑国富1,于敏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合作与发展:特征与前景[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1期
  • 李云龙1,赵长峰2,1,马文婧3(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多样化与中心性:印度尼西亚对华新冠肺炎疫苗合作策略[J].区域国别学刊,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