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邵六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笼中鸟”的劳动宪法研究?:评阎天《如山如河:中国劳动宪法》[J].东方学刊,2022,第2期
  • 林凌1,李呈野2(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游戏出海助推国际传播策略刍议[J].东方学刊,2022,第2期
  • 汪卫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陈翰笙世界政治经济研究中心).比较政治研究的祛魅与反思[J].东方学刊,2022,第2期
  • 冯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开端》的“开端”[J].东方学刊,2022,第2期
  • 周天宇(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英帝国殖民战略如何影响晚清当权士人:以郭嵩焘的见闻和洋务实践为例[J].东方学刊,2022,第2期
  • 刘纯懿,张慧瑜(第一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博士研究生第二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媒介变迁视阈下本土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及引导策略研究[J].东方学刊,2022,第1期
  • 罗峰(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网络神曲”:折射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青年亚文化消费品[J].东方学刊,2022,第1期
  • 萧武(作者系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大一统,中国为什么能:评苏力《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J].东方学刊,2022,第1期
  • 余亮(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推进互联网青年文化研究:去政治化基础上的再政治化[J].东方学刊,2022,第1期
  • 何彦晖(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网络青年群众路线:共青团中央与B站新爱国主义思潮的发展[J].东方学刊,2022,第1期
  • 张旭东(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学系).杂文自觉的墓志铭:《坟》序跋在鲁迅风格演变中的意义[J].东方学刊,2022,第1期
  • 郭杰振(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苏联重工业体系国内循环的制度密码[J].东方学刊,2022,第1期
  • 岳森钰(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研究生).“后浪”焦虑与后撤型主体:城乡视阈下的当代底层青年文化生态[J].东方学刊,2022,第1期
  • 王钦(作者系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准教授).青年的“废话梗”与非公共的公共性[J].东方学刊,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