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吴文坤1,曾惠娴1,郭春华1,刘小冬1,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城市形态对广州市生境质量的影响[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田雅楠1,2,马龙1,2,吴全3(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土地利用演变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马琪1,耿盼2,赵永宏1,贺成民3(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生态脆弱区重要湿地空间冲突的时空演变研究——以榆林市为例[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金伊,卢瑛(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西主要土类表层土壤对铅的吸附解吸特征研究[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尹洁慧1,季道德1,刘炜炜2(烟台大学海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不同浓度海生根鞭毛虫(Oxyrrhis marina)对环小两栖猛水蚤Amphiascopsis cinctus(Claus,1866)发育时间、存活率、繁殖的影响[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霍佳,吕刚,李坤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西半干旱区典型城市土壤质量评价[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曹艳云,彭玉华,郝海坤,黄小荣,黄志玲,何琴飞,谭长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施肥处理对相思树种幼林生长的影响[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王晶1,2,杨亮彦1,孔辉1,刘思琪1,2(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治沟造地背景下延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陈旭1,2,黄胜威1,3,吴丽芳1,2,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环境毒理与污染控制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A57对Cr(VI)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陈荣友1,雷耘2,韩武元3,李亭亭4,成波1,朱秀迪1,徐杰4,汪正祥4,5(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漳河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漳河源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许展颖,陈小梅,张雪莹,刘慕瑛,高玉娟(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短期降水控制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林土壤有机碳及官能团碳组分的影响[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尹慧慧1,毋兆鹏1,2(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干旱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干旱区绿洲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时空格局变化特征研究[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张茂1,2,周谷春3,龙见坤1,黄秀东1,陈志敏1,李中森1,杨正禹1(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大学昆虫资源开发利用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昆虫研究所;赣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黔西北人工草地蜘蛛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李凤1,杨扬1,2(暨南大学生态学系;水生生物研究中心;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应用溶藻功能菌PA14强化微人工湿地修复微囊藻污水效果[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赵永玉1,阿里木江·卡斯木1,2,高鹏文1,梁洪武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基于GIS的天山北坡城市群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肖乾坤1,李思韬1,成雅田1,吴昌广1,2(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风景园林系;农业农村部华中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行道树冠形对街谷内流场及PM10浓度场的影响[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陈礼1,2,孙芳芳1,2(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方法及典型区域应用研究[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李凯迪,袁琳,胡晓,孙晓芳(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京津冀地区三生用地时空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王洁1,2,吕阳阳1,杨奕杰1,王杰1,沈蔚1,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河口海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GIS平台的上海市菜鸟驿站空间特征分析[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黄栋华1,2,张姣佼1,2,周坚1,2(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气候变化下阔叶山麦冬的潜在适生区预测[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徐新涛1,2,任歌2,3,刘延2,马克4,李小亭1,方立德1,杨佳怡2,刘格格2,3(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环境异质性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刘爽,林程扬,谭丹,陈彩霞,成夏岚(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湛江5个园林树种夏季微气候研究[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赵志芳,张鸿龄,王斅誉,唐雪寒(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区土壤氮磷形态变化及对复垦措施响应研究进展[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朱欧娜1,田义超1,2,3(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部湾大学海洋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基于Landsat-8 TIRS的防城港核电站温排水分布规律研究[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白丽丽1,2,3,史军辉1,2,刘茂秀1,2,王新英1,2(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天然胡杨林龄对营养元素空间分配格局的影响[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姚付龙,王新晨,王晓彤,杨海军(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资源与生态研究所).中国阿尔泰山西部表土花粉研究[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宋文涛1,2,宁川川1,2,黄美琳1,2,董宇豪1,2,陈火君1,2,蔡昆争1,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秸秆生物炭对两种典型土壤的养分特性及硅的化学形态的影响[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黄嘉纯,林丹(暨南大学深圳校区;深圳旅游学院旅游开发研究中心).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刘旭华1,刘华民1,2,3,魏江明1,寇欣1,徐智超1,于晓雯1,温璐1,2,3,刘东伟1,2,3,王立新1,2,3(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混合演化算法的乌梁素海芦苇凋落物分解模拟及预测[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 陈哲1,2,吕艳花1,杜岩功3,张莉1,周华坤3,王英典1,王文颖1,2(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省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牛粪尿短期储存氨释放与养分转化的抑制剂作用成效研究[J].生态科学,2023,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