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宗奕1,2,秦川1,2,郑文静1,2,张桂玲1,2,简慧敏1,2(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和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黄、东海秋季群落净生产力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2期
-
曹凌志,高咏卉(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氧18示踪法在浮游植物生产力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2期
-
刘明1,2,王飞宇1,丁怡1,胥维坤3,陈竟博1,2,范德江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黄河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2期
-
楚明1,海尚飞1,高阳1,2,孙业乐3,姚小红1,2,王俊涛1,沈艳洁1(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山地森林站非持续生长型新粒子生成事件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2期
-
李墨馨,赵栋梁(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基于风浪平衡域理论的浅水情形拖曳系数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2期
-
李宸仪,陈慕雁(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刺参早期发育阶段luqin型神经肽分布及表达特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2期
-
陈志伟1,孙慧邦1,金超凡1,赵瑄1,刘金相1,2,3,张全启1,2,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海南省热带水产种质重点实验室).白消安处理对红鳍东方鲀性腺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2期
-
陈小凡1,王路路1,肖腾飞1,朱葆华1,李赟1,潘克厚1,2(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崂山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中性脂含量高的微拟球藻藻株的快速筛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2期
-
毕莹,郭雅琳,尚孟慧,徐晓婷,臧晓南(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钝顶节旋藻别藻蓝蛋白基因克隆、分析及重组表达蛋白荧光活性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2期
-
彭秋瑜1,刘如玲2,李萌1,陈进进1,刘健1,佘宗莲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序批式反应器改良工艺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氮和磺胺嘧啶去除及微生物群落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2期
-
段晓萌1,2,秦华伟3,马浩阳1,许泽昊1,2,吕浩然1,2,梁生康1,2(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黄河口及莱州湾海域磷的时空分布及浮游生物对低磷胁迫的响应[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丁雅楠1,2,那红1,2,祁建华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亚洲沙尘中铁、铜对黄海近海表层优势浮游细菌丰度影响的模拟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张思敏1,金春姬1,2,吴香梅1,赵阳国1,2,佘宗莲1,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包埋法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催化氧化海水养殖废水中四环素的效能与途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孙兴昊1,罗平凡2,姜巧巧3,钱振嵩2,郭秀军1,4(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轨道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城市地区充水薄层煤炭采空区瞬变电磁法探测效能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童思友1,2,石辉1,徐秀刚1,2,王延光3,谷玉田3,孙超4(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PDC钻头随钻地震技术在胜利油田某井区的应用探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郭浩康,李春,石剑(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2021年5月江南持续强降水的准双周振荡及可能成因[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黄俊杭1,2,3,陈舜4,房景辉1,2,3,倪孝品4,陈万东4,谢尚微4,于瑞海1,郑小东1(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麂海域“海大系列”长牡蛎新品种筏式笼养效果评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赵新月1,孙萍1,陈友媛1,2,3,刘佳鑫1,王秀海1,2,3(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和生物炭调节黑麦草碳氮代谢的路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蒋明峰1,陈新军1,2,3,4,许子安1,林泓羽1,吕泽华1,2,3,4,雷林1,2,3,4,贺海平5,贾海滨5,汪金涛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大洋世家(浙江)股份公司).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刘雅,王晶,栗小东,王迎宾(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东海北部三疣梭子蟹资源评估与管理决策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周董华1,2,王承昊2,范纯新1,2(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Sdf1-Cxcr4信号在斑马鱼后侧线系统发育中的作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董猛荣1,2,杨俊杰1,2,阮媚媚1,2,王思雨1,2,孙涛3,王子玉4(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微型贯入试验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对比[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高俊杰1,张进1,2,3,彭阳阳1,董博艺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文氏谱的起伏海面虚反射特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庄晓丽(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带反射变量微分方程的极限周期解[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王嘉琦1,黄晓冬1,2,王越3,于海庆4(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多圈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黑潮对吕宋海峡全日内潮生成与传播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杨小刚1,顾靖媛1,董暄2,王鹏2,黄铭1,王杰1,高勤峰1,3,董云伟1,3,周演根1(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不同规格大西洋鲑脂类组成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马振龙1,陶奕文1,赵亚琦1,宋柳1,郭华荣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遗传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研究所).3种对虾病毒囊膜蛋白对假型昆虫杆状病毒的包装与对虾组织亲嗜性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1期
-
杨树桐,孙忠科,蒋济同,范国玺,董坤,杨天戈(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海洋骨料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性能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0期
-
常宗瑜,张博文,张益鹏,王海波,李金宜,倪平虎(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基于运动补偿的起重船吊装过程抑摆控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