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砚春1,孙美玲2(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技术、数字劳动和数字资本:数字资本主义的逻辑批判[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李建(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高校办刊与近代农业科学的传播 ——以河北省立农学院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永凯1,马富成2(兰州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 ——以黄河沿线36市(州)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莎莎,汪淳玉(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乡村振兴工作中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以一个中部省份的实践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思雨1,薛凤蕊1,栾晓伟1,周亚鹏2(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脱贫山区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比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陈凯达,陈开军(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农业安全背景下技术进步促进农业收入的机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刘鹏凌,于梦情,黄精辉,尹路(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省小麦单产发展历程及国际比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廷海1,2,苏胜男2(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制造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史雯雯,王纪龙,敬莉(新疆财经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基于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刘敏楼1,姚畅1,叶蓉1,刘熹微2(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南京市金陵中学).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理论框架与发展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胡超,孙继国(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数字普惠金融是否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基于30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袁伟民,赵泽阳,桂梓珍(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过程、协同类型及协同模式 ——以花生产业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陈黎明1,郑千一1,周纳2(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南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中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及制约因素:基于TOPSIS和阻碍度模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星苇,何金榕,李静茹,黄依澄(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农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 ——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视角[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莹1,蒋超楠2,刘晓辉1,周肖萌1(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野生动物资源非法利用状况分析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春雨(河北农业大学).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能力提升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苏锐,赵蕾(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试论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成逻辑与构建价值[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郑军,徐天宇(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税收支出结构优化对互助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 ——基于效用理论视角[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孙天合1,2,张旭1(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环境规制真的抑制了京津冀经济增长吗?[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钟恒,张峰(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京津冀工业用水与经济发展关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马林靖,郭彩梅,孙琦(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城郊农民市民化后就业类型及收入差异比较 ——以天津宝坻区为例的实证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高一丹,宋洋,崔海霞,宗义湘(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美国和日本两国蔬菜保险:运行机制、产品实施与启示镜鉴[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刘继为1,2,高鹏怀1,李书毅2(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科技兴农:基于DEA模型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测度[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