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泉1,钱晨诚1,贾文欣1,吴钰磊1,李春燕1,2,丁锦峰1,2,朱敏1,2,郭文善1,2,朱新开1,2,3(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小麦研究中心;扬州大学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包膜尿素类型及施肥模式对稻茬小麦抗倒伏性能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 张光全1,巴音2,3,杜玉明3,李凤民2,薛伟2(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乌海分站).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尾菜高量还田的环境风险及其成本约束机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1期
  • 田路,郑少锋,陈如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及收入效应研究——基于792户菜农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0期
  • 朱春雨,曹建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0期
  • 蒋榕,徐强,李京咏,戴林秀,敖弟彩,窦志,高辉(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农学院/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稻虾共作模式碳足迹评价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0期
  • 陈兴琼,李金娜,国一凡,陈琳,徐洁,隋鹏,刘瑾,高旺盛,陈源泉(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华北平原春玉米多熟种植模式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0期
  • 陈荣龙1,陈延华2,黄珊1,余瑶1,陈荣桓1,薛萐3,刘莹3,杨晓梅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关中农田土壤中塑料碎片和微塑料残留及其累积特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0期
  • 韩慧1,乔林明1,王晓璐1,杜炎玲2,王蕊1,2,郭胜利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极端降水条件下土壤中O2浓度对CO2和N2O浓度变化的调控作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0期
  • 张如鑫1,屈忠义1,2,杨威1,刘祖汀1,王麒源1,王丽萍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寒旱区灌溉排水研究所).生物炭对盐渍化土壤周年温室气体排放及冻融效应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0期
  • 周星,李博,朱莜芸,李秋萍,何辰延,袁玉洁,黄小凡,何宇欣,王丽,程红,任万军,邓飞(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齐穗后弱光胁迫对杂交籼稻节间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0期
  • 付豪1,2,任云2,陈泽雄2,聂姝姝2,余文静2,李强2(重庆三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重庆文理学院园林与生命科学学院/特色植物研究院).低铁胁迫对不同铁效率玉米幼苗生长、抗氧化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0期
  • 王士超1,方栋1,2,李晓林1,韩立朴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北滨海盐碱地苜蓿营养品质对秋眠等级和茬次的响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0期
  • 任哓红1,王会肖1,刘昌明2,范玲1(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基于AquaCrop模型的阿勒泰地区春小麦节水潜力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0期
  • 崔成1,2,刘园2,刘布春2,孙彦坤1,杨凡2,3,张晓男2,邱美娟4(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作物高效用水与抗灾减损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ENSO事件对山东苹果生产的影响Ⅰ:不同年型下苹果气候资源及产量的变化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0期
  • 付微1,任健1,李艺帆1,魏孝荣2,于淑会1,胡永翔1,尚国琲1,3(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农业干旱遥感监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黑土区春小麦产量对积雪覆盖的响应研究——基于季节性冻土冻融过程调控的视角[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0期
  • 李文欢1,王桂霞2(太原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资本、技术认知对黑土区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10期
  • 雷琬莹1,2,李娜1,2,滕培基1,2,郁瑾超1,3,龙静泓1,2(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腐解过程及土壤培肥机制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 吴梅,张金珠,王振华,朱艳,宋利兵,宗睿,韩悦(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北绿洲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加气滴灌和可降解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 张立芸,段青松,李永梅(云南农业大学).坡耕地山原红壤大豆根系构型及根土复合体力学特性[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 王辛有1,曹文侠1,师尚礼1,王小军1,王世林1,刘婉婷1,白洁1,李文2(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刈割和施氮对豆禾混播草地牧草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 马丽婷,徐智,赵兵,陈妍,邓亚琴,王宇蕴(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不同时期接种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稻壳和鸡粪堆肥腐殖化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 王欣1,宋燕平1,陈天宇2,李坦1(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业绿色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