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佳欣,孙业红,常谕(北京联合大学).农业文化遗产地茶文化景观基因农户感知差异研究* ——以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1期
-
孙德龙,王莹,周珺,付瑞桐,张玉玲,虞娜,邹洪涛(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东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期施用有机肥对设施番茄土壤有效磷含量及磷素淋失风险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1期
-
孙和平1,2,王仕琴1,郑文波1,檀康达1,2,曹文庚3,沈彦俊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山区侧向流对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补给与硝酸盐动态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1期
-
郭玉佳1,刘世梁2,董玉红3,刘佳驹4,李维珊1(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研究中心).基于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廊道修复成效评估指标体系[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0期
-
李娜1,2,滕培基1,2,雷琬莹1,2,龙静泓1,2,李禄军1,2(黑土地保护和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外源有机物添加种类对农田黑土有机碳激发效应的影响及作用机理[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0期
-
张湘1,张仕超1,2,张煊赟1,刘竞宇1,薛秀峰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三生空间”视域下近40 年长江经济带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0期
-
高宇1,刘欢1,鲍立佳1,石琳1,吴江2(陕西地建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咸阳师范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基于格网和PLUS 模型的大西安地区碳排放量估算与模拟[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0期
-
饶越悦1,2,周顺利1,3,黄毅4,窦森5,代红翠2,温媛1,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低平原区农业技术创新中心;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秸秆富集深层还田对农田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0期
-
王金亮1,2,谭少军3,李梦冰1,倪九派3,周丙娟1(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流域面源污染过程的“源-汇”景观格局分析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0期
-
王捧娜1,代雯慈1,于敏1,翁颖1,黄谨卫1,吴宇1,蔡洪梅1,郭健鹏1,高赛1,郑宝强1,李金才1,2,陈翔1(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站;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倒春寒对开花期小麦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0期
-
冯颖1,2,郭英2,陈晓璐2,刘孟竹2,沈彦俊2,3(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基于MODIS 的松花江流域主要作物分布提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0期
-
李玉浩1,2,王红叶2,张骏达2,王新宇2,张芮1,营浩1,崔振岭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华南区稻田耕地质量空间分布与产能提升潜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0期
-
刘栩辰1,2,敬峰3,娄家熙4,马守田1,黄超1,孟晔1,陈海情1,王鹏飞1,刘战东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东北地区春玉米需水量与缺水量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0期
-
张蕾,郭安红,何亮,吴门新,赵晓凤,谭方颖(国家气象中心).CLDAS 土壤相对湿度数据不同时空尺度适用性评估[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0期
-
徐蕊1,2,杨建玲1,2,刘静1,2,闫伟兄1,2,马国飞1,2,马珺玢1,3(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宁夏气象信息中心).宁夏枸杞生长季气候资源和主要气象灾害变化趋势及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0期
-
雷钦华1,苏时鹏2,孙小霞3(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环境规制调节的开放式创新与省域农业绿色发展关系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0期
-
卢瑜1,2,向平安2,余亮3,王梓龙4(湖南女子学院商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契约农业促进了农户有机农业采纳吗?* ——来自湖南湘西农户的准自然实验证据[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10期
-
孟妍君1,2,马鑫颖1,2,宋晨1,2,孙红春2,刘连涛2,张科2,张永江2,白志英1,2,李存东2(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水氮调控对棉花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9期
-
刘慧敏,尚杰(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地流转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兼论门槛效应与空间效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9期
-
薛亦康1,柳开楼2,邬磊3,王斌1,张文菊3,徐明岗4,李玉娥1,蔡岸冬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酸化土改良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长期不同施肥水田和旱地铁氧化物对红壤团聚体有机碳固持特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9期
-
冉继伟1,2,齐昕3,武栋1,黄敏2,蔡泽江1,4,黄亚萍1,张文菊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和离子交换性能影响的整合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9期
-
孟凡迪1,周智1,2,张贵军1,焦翠丽3,阚瑶川1,赵丽1(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央农业广播学校保定分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与生态恢复力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以京津冀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9期
-
邹桃红1,常雅轩2,陈鹏1,刘家福1(吉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AHP-PCA熵权组合模型的吉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