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逢国,杨威(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文化史”检视与重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吴飞(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言译介与知识分子的另类转型 ——以邵挺的翻译实践为中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朱佳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路遥小说海外传播的困境与策略 ——以《人生》英译本为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梁向阳(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路遥书信搜集与整理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突破点 ——以四个版本的《路遥全集》为观察对象[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马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动态“磨合”:论丁玲“左转”时期的文学实验与文化纠葛[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梁向阳(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路遥与知青文学研究中心).主持人语[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赵克生(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持人语[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部启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赵姗姗,谢庚全(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在英美印新英文媒体的传播与接受效果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冯法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闽语声调演变补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姜佑怡,姜振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想象的科学与实践的未来 ——科幻人类学的中国缘起[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袁博(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论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中的民俗书写[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宋夜雨(山东大学文学院).诗歌青年的诞生与1920年代的文化政治 ——以《诗》杂志为中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吴锋1,杨晓萍2,徐潇潇1(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流通与互动:《向导》周报的发行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阮忠(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基于辑佚的苏轼《论语说》研究 ——苏轼“海南三书”论之二[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魏子钦(安徽大学哲学学院).由苏轼论“茶”观其蜀学旨归[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李爱民(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肃卣铭文补说[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张凯成(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选》与1990年代诗歌的想象维度[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陈延斌(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传统家礼教化方法述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朱鹏杰(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人类与地球的未来之思:江波生态科幻小说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范云晶(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欧阳江河1990年代诗歌的意义生成机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许袖飞(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契的马克思主义理想观及其当代价值阐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吴岩(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持人语[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马俊峰,马小飞(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能”的重要法宝[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张斌,袁文瀚(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资本主义的批判性考察及其时代启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陈延斌(江苏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特稿作者简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部启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