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春辉(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清代河西走廊“乌牛坝水案”中的官方应对[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夏帆(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从地图编绘指导看民国疆界观——以滇缅北段未定界为中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谢咏梅,萨出日拉图(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阿拉善全旗内三十六巴嘎及周围界牌之全图》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李效杰(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大人城”与中古东亚的海上交通[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汪洪亮(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国近代边疆学术史研究之旨趣与路径[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安大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代东北方志纂修述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赵永春(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中国认同:边疆民族与内地民族“统一性”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闫国疆(新疆财经大学).空间文化、社会记忆与身份认同——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几点哲学思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崔明德1,2,穆琛1(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西北地区和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聂顺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佛教官寺与唐代边疆治理[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庄声(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日本松前藩漂流民及清朝遣返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张永江,李彦朴(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吴燕绍、吴禄贞与《经营蒙古条议》考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李大龙1,2,王珏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国家与疆域理论研究室;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黄秀蓉,潘源(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清至民国滇黔毗邻区花苗群体之形象建构与国家认同[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李梦圆(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明朝盐课提举司的地方运作与制度变迁——以云南五井盐课提举司为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刘正寅(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从民族交融发展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王小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从命运共同体视角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以“绢马贸易”为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王欣1,2,王添瑞2(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从西域历史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张德苏(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饶乐”义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杨巧英(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族群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历史上舟曲“狼岔峪断箭传说”的层累建构为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3期
-
袁航(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法日英在南沙群岛的角力与法国南沙政策的两次调整(1933—1938)[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