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伏林,孙兴祚,肖强,卢雪云,吴勇文,来书宁(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ZL114A铝合金高应变速率下的本构模型与损伤模型[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韩啸,陈飞,崔振山(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塑性成形与技术装备研究院).含孔隙7055铝合金材料包套锻造工艺与材料改性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刘涛1,高金龙1,2,黄世军1,3,南文明1,4,张津瑞1(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专项装备研究所;燕山大学河北省轻质结构设计与制备工艺技术创新中心;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四辊滚弯模型的建立与试验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许智鑫,陈忠家,张迪,王杰(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温终轧工艺对初始织构不同的AZ31镁合金板材组织的影响[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王宇韩1,宜亚丽1,冯康康1,张钊瑞1,金贺荣2,3(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燕山大学先进锻压成型技术与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河北省并联机器人与机电系统实验室).多道次轧制下2205/NI/EH40复合板组织均匀性[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钱东升1,2,3,马博博1,3,邓加东2,3,4(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材料绿色精密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42CrMo环件锻轧成形-余热淬火全过程晶粒演化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汪小凯1,2,3,董杰1,2,3,华林1,2,3,韩星会1,2,3,武国庆1,2,3(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绿色精密成形技术与装备湖北省工程中心).基于深度学习的热态环件轧制过程几何状态视觉测量方法[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秦训鹏1,2,倪茂1,2,胡泽启1,2,纪飞龙1,2,熊晓晨1,2,华林1,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热锻模曲面随形电弧增材再制造工艺[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吴勇1,张真1,陈欢欢1,龙昌1,张雨生1,杨明赛1,杜晓东1,陈畅1,王珊2,吴玉程2(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与装备技术研究院).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对AZ31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张关梅1,2,黄海广1,3,张浩泽1,3,史亚鸣3,张玉勤1,2,3,蒋业华1,2(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金属先进凝固成形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云南省钛材应用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轧制温度对TA31钛合金热轧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李大林1,2,朱鹏程1,张子豪1,王鹏飞1,尹欣3(烟台南山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烟台南山学院山东省高校轻合金加工成形实验室;航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热轧与冷轧对3104铝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和亚结构的影响[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陈志龙1,李茂华1,杨延清2,唐昌平1,徐伊雯1,袁紫鹏1(湖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预时效对7475铝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杨玉超1,邹炎斌2,杨婷3,张弘斌1,陈天真2,秦升学1(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青岛河钢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钢集团钢研总院).家电彩色涂层钢板摩擦磨损特性[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刘艳雄1,2,张昌邦1,2,徐志成3,韩森波1,2,吴磊4,龚甜4(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系;武汉华夏精冲技术有限公司).液压精冲机工况能耗智能云端监测平台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徐峰祥1,2,徐智钊1,2,刘艳雄1,2,邹震1,2(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基于梯度密度的非均质蜂窝结构面外压缩性能及优化设计[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陈一哲1,付舒程1,王辉1,2,胡志力3,4,华林1,2,4(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湖北隆中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材料绿色精密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薄壁双曲率金属包边冲压起皱机理及控制方法[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纪飞龙1,2,秦训鹏1,2,华林1,2,胡泽启1,2,倪茂1,2,熊晓晨1,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超声振幅对电弧增材制造熔覆层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李一轩1,2,3,汪小凯1,2,3,董新宇4,关山月1,2,3(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绿色精密成形技术与装备湖北省工程中心;湖北省计量测试研究院).轮毂轴承滚道成形缺陷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李文超1,景媛2(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一种改进的Xue-Wierzbicki延性断裂模型[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陈致君,尧军平,胡启耀(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拉伸速率对含缺陷单晶镁塑性变形机制的影响[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杨清相1,2,蔡军1,2,王快社1,2,李冲冲1,鱼祎雯1,李清阳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家联合地方功能材料加工中心).基于修正Johnson-Cook本构模型的BFe10-1.6-1白铜合金高温流变行为[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蔡晨1,李俞锜2,谷宇3,李静媛1(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粗大柱状晶Fe-36Ni因瓦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杨卫民,王金亮,陈慧琴(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16H不锈钢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计算方法[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杨娟,王文,蔡军,王快社,李冲冲,鱼祎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国家联合地方功能材料加工中心).Al-Zn-Mg-Cu合金热变形行为[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周冰娆1,臧志伟1,薛欣1,陈振业2,吴之博1,吕知清1,3(燕山大学先进锻压成形技术与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钢集团钢研总院;燕山大学河北省金属产品工艺与性能综合优化实验室).晶界V偏聚铁纳米多晶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李茂华1,王京2,原梅妮2,陈志龙1,徐伊雯1,卢立伟1(湖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SiCf/TC17复合材料断裂机理[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杨兵1,罗忠宇2,3,黄浩1,刘文辉2,3,刘子聪1,肖明月1(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大学高功效轻合金构件成形技术及耐损伤性能评价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动态冲击载荷对7A52铝合金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 陈康彦1,张志建1,胡锋2,李化龙1(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际钢铁研究院)).等温转变对中碳贝氏体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塑性工程学报,2022,第1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