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东,马文明,王长庭,邓增卓玛,张婷(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凋落物分解对土壤碳影响的研究发展态势分析[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王俊1,2,邓一荣1,2,李德安1,2,黄灶泉1,2,张晓露1,2,韩枫3,李朝晖1,2(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在土壤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基于文献知识图谱的分析[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刘淑琪1,2,3,崔东1,2,刘文新1,2,孜尼哈尔·祖努尼江1,2,黄菊英1,2,刘璇1,2,吕立琴1,2,武玉鑫1,2(伊犁师范大学资源与生态研究所;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新疆西天山雪岭云杉林不同海拔高度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石卓1,邓超2,罗莎莎3,王少杰1,高强1(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秸秆与生物炭对东北黑土团聚体碳氮磷循环关键酶活性影响[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余春娅1,2,张恒彬1,2,赵鑫1,2,龙明忠3,江洪4,李晓娜1,2(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苔藓结皮对土壤酶活性及碳氮磷含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冯慧敏1,杨春亚1,郝长红2,张敏1,梁秀荷1,魏旭1,肖远业1,周润嫦3,李海渤1(广东省粤北食药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韶关学院英东生物与农业学院/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华中农业大学)华南(韶关)芥菜育种基地/韶关市芥菜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仁化县丹霞现代种业研究院).灵芝菌渣堆肥对土壤性质及雪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张娟琴,郑宪清,李双喜,白娜玲,张海韵,吕卫光,张月,张翰林(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农业部上海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种养模式下蚯蚓对西瓜连作障碍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王晨晨,孙向阳,李素艳,刘源鑫,岳宗伟,查贵超(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利用方式土地的土壤盐碱化特征差异[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孙正1,2,曹亚非3,刘峰1,王德彩2,张甘霖1,4,5,吴华勇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社;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场地分类及人体健康风险预测[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齐瑜洁1,黄金权1,2,3,李威闻1,刘小岚1,刘纪根2,3,毛治超1(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水力侵蚀过程的土壤有机碳变化驱动机制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刘俊聪1,刘涛泽1,程红光2,张淑怡1,杨成1,李亮亮1(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氮沉降对土壤碳循环影响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刘静1,2,周俊1,李孝龙1,2,明月欣1,2,孙宏洋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土壤有机磷形态与矿化速率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崔岩1,边建文1,刘瑛2,罗光宏1(河西学院,甘肃省微藻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微藻多糖及其衍生物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李丰义,宋桂云,张庆昕,范富(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西辽河平原两种常见土壤颗粒中黏土矿物的组成特征[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张妍娥1,2,杨鹏1,马延龙2,康乐1,张利瑞1,王泉灵1,张松林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研究院).兰州市耕地养分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董爽1,贾玉华2,樊向国3,潘永杰4(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省水土流失防控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铜仁学院;通辽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陕北六道沟流域地形破碎区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其预测[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黄鹏飞1,康跃虎2,3,万书勤2,李晓彬4,黄艳丽5,刘春成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散水介质滴灌龟裂碱土水盐运移规律[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樊慧琳,张佳敏,李欢,牛犇,王艳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典型稻田红壤发生层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的含量变化[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李晨,陈明婉,金鑫,袁赫奕,兰超杰,李长江,李昌珍(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施入生物炭对热带农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碳氮含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刘丹1,张祥梅2,余卓霖2,杨晓霞3,AMIT Kumar4,于志国4,聂青玉1(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市三峡库区水质演变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三峡库岸带土壤净氮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及驱动因子[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邢存芳,侯建伟,杨莉琳(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贵州省梵净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生物质炭对花椒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李欢,樊慧琳,张佳敏,张利生,王艳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坡耕地红壤生物有效性磷组分的剖面变化特征[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吴克宁,郝士横,赵煜炜,马金亮,吴香源,张路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质检分析与建议[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土壤通报》编辑委员会(《土壤通报》编辑委员会).《土壤通报》征稿简则[J].土壤通报,2023,第5期
-
张金懿1,2,郝晋珉1,2,王楠1,2,史云扬1,2(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耕地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与耕地保护分区研究[J].土壤通报,2023,第4期
-
邓志位1,全斌1,2,3,祁剑青2,彭科1,樊雪姣1(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衡阳分中心).“三生”用地格局演变的强度分析及其驱动力——以衡阳市为例[J].土壤通报,2023,第4期
-
李柯衡,张明华,贾永霞,熊瑞,谢倚慧,李婷,蒲玉琳,李云(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纳米材料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及小白菜生长、品质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3,第4期
-
孙齐状,杨金康,睢福庆,秦世玉,李畅,张雯雯,许嘉阳,王龙,赵鹏(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文献计量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与效果分析[J].土壤通报,2023,第4期
-
石艳香1,迟凤琴2,张久明2,匡恩俊2,佟玉欣2,马星竹2,朱莹雪2,袁佳慧2(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农业农村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不同施肥处理黑土中添加秸秆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3,第4期
-
左琴1,2,刘彦伶2,3,4,李渝2,3,4,黄兴成2,3,4,张雅蓉2,3,4,朱华清2,3,4,杨叶华2,3,4,熊涵2,3,4,张文安2,3,4,蒋太明3,4,5(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土壤质量贵阳观测实验站;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长期不同轮作方式对黄壤区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3,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