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郭丽霞,王亚松,乔德会,韩露露,郁建春,许云平(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夏季长江口南北支溶解有机质的比较[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 徐东会1,2,齐衍萍1,2,张炫钊1,2,杜小媛1,2,韩龙江1,2,刘潇1,2,周辉1,2,潘玉龙1,2(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秦皇岛近岸海域夏季小型水母分布特征[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 龚梦馨,李明源(喀什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噬菌体在水产养殖中治疗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和挑战[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 刘杰1,薛文萍1,王玉璟1,袁嘉琳1,王龙1,张德超2,3,4(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一株分离自太平洋卡罗琳深海海山水域NX-5T菌株的多相分类鉴定[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 羌玺1,2,3,王旭雷2,4,牛建峰2,4,闫舒恒2,4,张玉红5,宋玉龄2,王广策2,4,宫相忠1,王立军2,4,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南通中科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青岛市市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蓠属不同种质资源中藻胆蛋白和琼胶含量差异及综合提取工艺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 诸葛福照,刘晓黎,孟强,童真艺,朱曼曼,刘晨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低共熔溶剂提取海洋活性物质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 刘英1,2,王全超1,李海汇3,纪莹璐4,陈琳琳1,李宝泉1,2(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寿光市渔业发展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小清河河口邻近海域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COI序列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1期
  • 陈雅琦,梁健,郭永军,李永仁(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硬壳蛤形态性状与体质量、软体质量及肥满度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张思研1,王绍军2,杨佳程1,朱建业1,田莹1,王荦1,毛俊霞1,王许波1,常亚青1,鹿志创3,郝振林1(大连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盐度对香螺行为、鳃和肾抗氧化酶活性与组织结构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彭鹏飞1,马媛1,史荣君2,王迪1,许欣1,颜彬1(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考洲洋牡蛎养殖海域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化[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卜世勋1,张福崇2,方笑2,李永仁1(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北抚宁海湾扇贝养殖区浮游植物与水质因子的相关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焦英毅1,2,3,张均龙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满月蛤目(双壳纲:异齿亚纲)软体动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贾慧霞1,2,张华1,3,张成龙4,何毛贤1,3,刘文广1,3(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三沙市海洋和渔业局).法螺G型溶菌酶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抑菌活性探究[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梁园1,2,付敬强3,2,沈铭辉4,骆轩1,2,游伟伟1,2,柯才焕1,2(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厦门大学福建省海洋经济生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热带海水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方斑东风螺3个选育世代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周建聪1,顾志峰1,2,叶丙聪1,刘闯1,羊玉梅1,刘春胜1,2,王爱民1,2,石耀华1(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盐度和氨氮对方斑东风螺存活和能量收支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陆莉莉,喻达辉,李雷旭,胡朝,翟子钦,陈健,吴颖瑞,白丽蓉(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温度、盐度和pH对钝缀锦蛤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杨蕾1,2,严杰1,2,陈一1,2,张佳谊1,2,战欣1,2(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光-暗周期对企鹅珍珠贝足丝分泌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夏青1,2,孙泽鹏1,2,柳梅梅1,2,廖晓婷1,2,董志国1,2,3(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浒苔发酵工艺优化及青蛤喂养效果评价[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赵雯1,2,车宗豪1,2,刘括1,2,马倩颖1,2,刘泽1,2,霍忠明1,2,闫喜武1,2(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省贝类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日本海神蛤(Panopea japonica)性腺发育生物学零度及有效积温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王永旺1,2,于瑞海1,李春华1,李海昆1,刘洋2(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国信海洋牧场发展有限公司).环境因子对小刀蛏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马蕊,阿尔祖古丽·买买提吐尔逊,张卫红(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新疆一种琥珀螺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苗校静1,2,邓少熙1,2,李良恒1,许飞1,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长牡蛎繁殖期糖原含量与类胰岛素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孙启梦1,张素萍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汇螺科Potamididae的分类学研究Ⅱ.拟蟹守螺属、锥蟹守螺属、望远蟹守螺属及笋光螺属[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钞琪琪1,杨毅1,顾志峰1,2,王爱民1,2,LóPEZ Violeta3,刘春胜1,2(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班牙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南海3种小型砗磲的外壳形态差异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梅丽敏1,吴延华1,杨玲1,孙爱丽2,徐建峰3,周成旭1(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福建省连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泥蚶快速生长季生化代谢物的变化特征[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陈义华1,2,牛东红1,3,董志国2,李家乐1,3(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动物良种培育与绿色养殖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缢蛏耐高盐性能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海洋科学,2022,第10期
  • 高风正1,2,秦松3,葛保胜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生物工程藻类生产与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与欧洲微藻产业概况及生物质精准应用[J].海洋科学,2022,第9期
  • 乔守文1,2,李凡3,秦华伟3,石洪源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鲁东大学水利工程学院;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黄河口门位置及入海径流变化对莱州湾盐度分布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9期
  • 温静涵1,何宜军1,2,陈忠彪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基于X波段海洋雷达的南海西北部内波参数特征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9期
  • 孔德华1,张东1,2,张卓2,3,宋志尧2,3,4(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规模复杂系统数值模拟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基于加速鲁棒特征图像匹配的云导风计算方法[J].海洋科学,2022,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