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俊俊1,郭文1,张以春1,2,3,马娟4,孙语聪4,郄文昆1,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中心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介形类[J].微体古生物学报,2022,第1期
-
法文龙1,2,3,李浩天1,2,3,李青霞1,3,类彦立1,2,3,李铁刚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黄海沉积物柱状样中有孔虫古DNA的提取和PCR扩增的方法学初探[J].微体古生物学报,2022,第1期
-
卢亚敏1,2,苏克凡1,2,黄宝琦1,2,胡哲1,2(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南海北部IODP U1500B孔45R-56R生物地层学研究与沉积历史恢复[J].微体古生物学报,2022,第1期
-
薛艳霞,沈才明(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近30年(1990-2020)第四纪孢粉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微体古生物学报,2022,第1期
-
庄蔚菱,刘丽静(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陕西省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钙质红藻化石的主要类群特征及演化[J].微体古生物学报,2022,第1期
-
李雁龙1,王仁宗1,龚晓波2,3,江忠贵1(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攀西地质队;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六地质队;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老挝北部南莫溪结合带放射虫化石组合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2022,第1期
-
杨平1,葛子琛2,3,曾妮1,王亚琼2(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柴达木盆地西部红柳泉地区晚侏罗世介形类动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2022,第1期
-
《微体古生物学报》编辑部.《微体古生物学报》征稿简则[J].微体古生物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