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佳燕,孙良杰,马南,王丰,汪景宽(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东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不同肥力棕壤玉米根茬和茎叶残体碳氮的固定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3期
-
张天鹏1,闫铁柱1,金平忠2,雷秋良1,连慧姝1,3,李影1,4,5,李晓虹1,区惠平6,周脚根7,杜新忠1,武淑霞1,刘宏斌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洱源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我国三个典型流域人类活动净氮输入量估算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3期
-
郭绍雷1,许建兰1,王晓俊1,2,宿子文1,2,张斌斌1,马瑞娟1,俞明亮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桃XTH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在桃果实贮藏过程中的表达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3期
-
贾晓辉1,张鑫楠1,刘佰霖1,2,马风丽1,杜艳民1,王文辉1(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省果品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低O2/高CO2气调结合1-MCP对‘玉露香’梨贮藏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3期
-
沈倩1,2,张思平1,刘瑞华1,刘绍东1,陈静1,葛常伟1,马慧娟1,赵新华1,杨国正2,宋美珍1,庞朝友1(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棉花出苗期耐冷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耐冷指标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刘浩1,庞婕1,李欢欢1,强小嫚1,张莹莹1,宋嘉雯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叶面喷施硒与土壤水分耦合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张洪程1,2,胡雅杰2,戴其根1,2,邢志鹏2,魏海燕2,孙成明2,高辉1,2,胡群2(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扬州大学/江苏省优质粳稻产业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大田作物栽培学前沿与创新方向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余维宝1,2,李楠3,寇一泓1,2,曹新有1,司纪升1,韩守威1,2,李豪圣1,张宾1,王法宏1,张海林2,赵鑫2,李华伟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黄淮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小麦技术创新中心/济南市小麦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气象局).山东省强筋小麦品质评价及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任义方1,杨章平2,零丰华3,肖良文4(江苏省气候中心;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桢源应用气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奶牛热应激风险区划及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朱延松1,张亚飞1,程莉1,杨胜男1,赵婉彤1,2,江东1,2(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利用Target SSR-seq技术鉴定60份柑橘种质资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郝艳,李晓颍,叶茂,刘亚婷,王天宇,王海静,张立彬,肖啸,武军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河北省特色园艺种质挖掘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21世纪’桃与‘久脆’桃及其杂交后代果实挥发性成分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赵黎明,黄安琪,王亚新,蒋文鑫,周行,沈雪峰,冯乃杰,郑殿峰(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连续旋耕下深耕对寒地优质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秦贞涵,王琼,张乃于,金玉文,张淑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黑土有效磷阈值区间的磷形态特征及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响应[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谢丽雪,张小艳,张立杰,郑姗,李韬(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侵染西番莲的东亚西番莲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及TC-RT-PCR检测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王哲鹏,周雯馨,贺俊锡,虎巧燕,赵家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胆囊收缩素A型受体基因序列变异和表达与略阳乌鸡饲料转化率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万华琴1,2,辜旭1,何红梅3,汤逸帆1,申建华4,韩建刚1,2,朱咏莉1,2(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东台市黄海原种场;中粮家佳康(江苏)有限公司).沼液中HCO3-对水稻生长的类CO2施肥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刘进1,2,胡佳晓1,马小定2,陈武1,勒思1,Jo Sumin3,崔迪2,周慧颖1,张立娜1,Shin Dongjin3,黎毛毛1,韩龙植2,余丽琴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韩国农村振兴厅粮食科学院南部作物部).水稻RIL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苗期耐热性QTL定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张琦,段玉,苏越,蒋琪琪,王春庆,宾羽,宋震(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柑橘叶斑驳病毒的表达载体构建及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王博1,覃富强1,邓凤莹1,罗惠格1,陈祥飞1,成果2,白扬3,黄小云3,韩佳宇2,曹雄军2,白先进4(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广西真诚农业有限公司;广西农业科学院).‘阳光玫瑰’葡萄一年两收果实类黄酮组分及含量差异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黄勋和1,翁茁先1,李威娜1,王庆1,何丹林2,罗威2,张细权2,杜炳旺1(嘉应学院/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五华三黄鸡科技创新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中国地方品种黄鸡线粒体DNA D-loop遗传多样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王娟1,陈皓宁1,2,石大川3,于天一1,闫彩霞1,孙全喜1,苑翠玲1,赵小波1,牟艺菲1,王奇1,李春娟1,单世华1(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花生高亲和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AhNRT2.7a响应低氮胁迫的功能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陈彧,朱浩哲,陈益春,刘政,丁希,郭赟,丁世杰,周光宏(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猪肌肉干细胞在三维水凝胶中的分化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2期
-
朱长伟,孟威威,石柯,牛润芝,姜桂英,申凤敏,刘芳,刘世亮(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不同轮耕模式下小麦各生育时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变化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魏婧洁,蒋宁波,梁燕,张倩,孙英健,胡格(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苦参碱对H9N2 AIV感染小鼠NLRP3炎性体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米国华1,霍跃文1,曾爱军2,李刚华3,王秀4,张福锁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物养分管理的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逄洪波1,程露1,于茗兰1,陈强2,李玥莹1,吴隆坤3,王泽1,潘孝武4,郑晓明5,6(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实验教学中心;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海南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栽培稻芽期耐低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徐珂,樊志龙,殷文,赵财,于爱忠,胡发龙,柴强(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氮肥后移及间作对玉米光合特性的耦合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黄翀1,2,侯相君1,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基于Bi-LSTM模型的时间序列遥感作物分类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