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革非1,2,郝大功1,曹鹏飞1,徐海涛1(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大椭圆轨道高速再入返回的多脉冲轨道控制策略[J].载人航天,2022,第5期
-
郑伟1,李治泽1,李连升2,王奕迪1,宋敏章1(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空天工程系;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脉冲星导航在载人火星探测中的应用[J].载人航天,2022,第5期
-
马加炉1,刘春太2,甘书峰2,黄庆伟1,杨才华1,刘冀念1(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天服头盔面窗注塑残余应力控制与检测技术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5期
-
常洁,成志忠,梁东平,许焕宾,余晨帆,李小琪(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优化技术在航天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载人航天,2022,第5期
-
陈学文,张炎,黄鹏,赵阳,孔祥杰,晁建刚(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航天员舱外活动虚拟现实训练系统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5期
-
刘书娟1,王林杰1,王颜晴1,汪毅1,2,张剑锋1,戴小倩1,王惠娟1(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系).超等长收缩锻炼在失重生理效应防护中的应用进展[J].载人航天,2022,第5期
-
容诚钧,李育隆,连华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空间热泵气体静压止推轴承静动态性能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5期
-
张炜,张荣之,王秀红,赵治,卢欣(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星链卫星碰撞威胁及预警策略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5期
-
万鹏1,李瑭1,王锟2,谢源3,张献3,任筱强4,秦铭晨5,陈云霏6,童锡鹏7(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中国人民解放军32039部队北京102300;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北京轻网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机器学习的空间站天地网络TCP传输性能优化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5期
-
贾华明1,2,刘乃彬1,林汝领1,王景龙1(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国外载人航天器回收降落伞包伞技术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5期
-
武士轻1,2,竺梅芳1,2,房冠辉1,2,雷江利1,2,李博1,2(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带囊返回舱垂直着水冲击特性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蒋婷1,钟玉棠2,于洪强1,王春慧1,陈晓萍1,杨扬帆3,周炳贤1(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面向航天应用的眼压连续监测技术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曲思霖1,王从庆1,展文豪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一种面向空间机械臂目标定位的注视点估计方法[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黄伟(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航天器降落伞回收系统典型故障案例浅析[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胡聪1,蒋文兵1,孙培杰2,李鹏2,许安易2,黄永华1(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低温推进剂空间零蒸发贮存技术研究进展[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董长林1,2,周仕明1,2,李道奎1,2(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空天任务智能规划与仿真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航天服软关节小样本阻力矩预测方法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胡海峰1,2,王晋麟1,黄聪1,王聪1(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宇航智能控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运载火箭非致命故障下弹道规划制导和自适应控制重构技术[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张智1,徐洪平1,邓新宇2,何兆伟2(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新一代载人登月运载火箭总体方案和关键技术[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刘辉1,黄兵1,王亚军2,朱平平1,罗盟1(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低温推进剂重定位过程流动特性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秦晓刚,杨生胜,史亮,刘海波,胡向宇,孙迎萍,王栋,郑元浩(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空间站电位主动控制及在轨应用[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冯志1,2,朱目成1,唐伟2(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龙飞船气动特性初探[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丁凌艳,张万欣(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美俄舱外航天服出舱活动故障分析[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张亚1,2,谢恒1,2,刘倩1,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低温液体推进技术实验室).推力室集合器导流结构均流效果仿真与优化[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李斌1,刘站国1,吕发正2,高乐乐2,张淼2(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130吨级泵后摆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张凯强,秦春云,何奕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低温液体火箭分离过程二级贮箱液面晃动CFD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胡润生,程玉强,吴建军(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PI控制的电动泵增压变推力火箭发动机系统仿真[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苏展,高玉闪,张晓光,邢理想,张航(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液氧/甲烷发动机再生冷却和膜冷却传热数值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4期
-
王康1,袁宝峰1,朱建中2,金敬福2,倪文成1,邹猛2(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性能星球车车轮研究进展[J].载人航天,2022,第3期
-
曹志成1,杨晓明1,苏丹2,李航宇3,周静怡1,杨天娇1(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基于直觉模糊TODIM 的航天型号材料供应商优选研究[J].载人航天,2022,第3期
|